東西問丨楊保軍:新型媒體實踐如何反哺中國新聞學研究理論建構?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電 題:新型媒體實踐如何反哺中國新聞學研究理論建構?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楊保軍
中新社記者 徐雪瑩 崔白露
從印刷時代到智能時代,每一次技術的革命性進化和升級,都會引起新聞生產方式、管理方式、消費方式的變革。當人工智能帶來智媒化發展趨向,中國新聞學迎來解構權威與重構權威、解構專業與重建專業的時代。
“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中國新聞學,必然是以新型媒體實踐為主要對象的新聞學。”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楊保軍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指出,當前,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第一階段的任務已基本完成,未來要在建構內容上落到實處。把中國的新聞經驗真正總結概括出來,中國的新聞理論才能真正誕生。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20多年里,您完成了400多萬字的當代中國新聞理論研究著作。能否簡單介紹其中的“新聞十論”與《中國新聞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內容與相互關系?
楊保軍:一定意義上,《中國新聞學基礎理論研究》是“新聞十論”的“總論”。該著作首先在“十論”基礎上,對新聞這一核心研究對象闡釋了總的看法,其次對“十論”每一論作了簡明扼要的專題介紹。“新聞十論”則圍繞各研究對象作了相對系統、深入、全面的闡釋,也為新聞事實、新聞價值、新聞真實等研究提供了方法論的框架。
“新聞十論”,并非一開始就做了頂層設計。第一論《新聞事實論》是博士論文,出版后有了“新聞三論”的寫作計劃。我希望在事實基礎上對新聞價值進行探索,就寫了《新聞價值論》,隨后再寫了《新聞精神論》。
其間,我咨詢了我的博士生導師童兵先生(當時他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組長),問他能不能組織全國40歲到50歲間年輕力壯的學者,完成系列著作,為中國新聞基礎理論研究奠定基礎,但最后隊伍沒能組織起來。我記得童老師說,“你若情愿,就一個人慢慢做吧。”
契機出現在2003年。《新聞事實論》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家教育部給了一筆科研資助基金,讓我安下心來籌劃“新聞十論”。從那時開始有了《新聞本體論》《新聞真實論》《新聞道德論》《新聞活動論》等。若從1999年《新聞事實論》的寫作算起,到2019年《新聞規律論》出版,整整20年。
中新社記者:《中國新聞學基礎理論研究》總序中提到,中國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建設應該是一個對話的過程。面對中國與西方新聞學在概念、理論邏輯等方面的差異甚至分歧,雙方應如何實現對話、交流以至合作?
楊保軍:不光是新聞傳播學界,現在國內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界存在一種焦慮,即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焦慮。怎么理解東西方學術之間的關系?東方是特殊,西方也是特殊。特殊性是普遍存在的,但任何一種特殊本身不具有普遍性,否則就會滑向自我中心主義。所謂西方中心主義,就是西方人把自己的特殊轉換成了普遍。把自己的特殊普遍化,就抹去了他人的特殊性,會對別人造成危害。
中西方學術的差別,為對話交流碰撞提供了根據和基礎。就新聞傳播學而言,如何展開對話?第一,中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者,應以開闊胸懷向世界學習,全面、深入、系統了解其觀念、思想和理論。第二,要將自身學術研究成果在國際交流平臺上進行國際化表達,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研究以及觀念、思想和理論成果。第三,要與西方學者平等交流對話,不要害怕論辯、爭鋒,從而達到費孝通先生所講的“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中新社記者: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被廣泛運用到新聞領域乃至整個傳媒行業,帶來智媒化發展趨向。在您看來,這類新興技術為新聞業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
楊保軍:這表面上是新問題,實質上是老問題,其實是新聞傳播學界長期討論的技術與新聞的關系。人類新聞活動史上,從印刷技術、廣播電視技術、網絡技術到智能技術,每一次技術的革命性進化和升級,都會引起新聞生產方式、管理方式、消費方式等變革。
從Web2.0社交媒體時代開始,新聞業結構就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互聯網的發展,沖破了報紙、廣播、電視“三足鼎立”的結構,人類進入“后新聞業時代”。
特別是近一兩年,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應用成果的出現,給新聞生產方式、人類行為活動方式帶來改變,也相應影響到新聞傳媒業。新技術沖破了新聞業在新聞生產傳播中的壟斷地位,消解了新聞產品的權威影響,同時也使新聞業能更廣泛、高效地利用各種新聞資源,更好與用戶互動。這是一個解構權威與重構權威的時代,是解構專業與重建專業的時代。我相信,新聞業、專業新聞的特殊公共價值是其他新聞生產傳播方式所難以替代的。
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人工智能技術屬于新質生產力,不僅影響物質領域的生產,也影響文化領域、信息領域的生產。因此,新聞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生產方式,也會受其影響。未來確實有不可預測的一面。但在技術進步面前不必驚慌、焦慮,也不要過于烏托邦化,人類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中新社記者:新技術下的新型媒體實踐,如何反哺中國新聞學研究的理論建構?
楊保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的實踐是新的觀念、見解、理論的重要來源和動力。針對新技術作用下的新型媒體實踐,能否產生新的觀念、見解、理論,成為一項重要任務。
傳統新聞學的主要對象是傳統職業新聞活動。進入后新聞業時代,新聞學的研究本體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傳統知識體系對新對象的解釋力可能下降、減弱。因此新聞學研究需要轉型。
新型媒體實踐最典型的表現是媒體融合實踐,它為融合新聞學的創造建構提供了實踐基礎,為建構數字環境、智能環境下的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提供了客觀根據。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中國新聞學,必然是以新型媒體實踐為主要對象的新聞學。新型媒體實踐是所有社會主體的實踐,以它為對象的新聞學必然是更加全面的新聞學,而不只是以專業新聞媒體實踐為核心對象的新聞學。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還存在哪些主要挑戰?
楊保軍:中國新聞學盡管是西方舶來品,但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啟了自主知識體系建構之路。
新時代以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成為國家戰略目標。就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而言,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完成,即從原則上回答“為什么要建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什么樣的自主知識體系”“如何建構自主知識體系”。新聞學領域已建構起史、論、業務傳統三大分支知識體系,未來的主要挑戰,是如何盡快更新以適應現實和未來發展。
進入第二階段才是關鍵所在——在建構內容上真正落到實處。例如,在數字環境、智能環境下,新聞學的研究對象已經改變,新的問題體系、概念體系是什么?如何處理新舊知識體系之間的關系?如何構建不同新聞學不同學科分支的知識體系……建構新時代的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需解決這些具體問題。
總而言之,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可簡單概括為“從中國經驗出發,創造出中國理論”,把中國的新聞經驗真正總結概括出來,中國的新聞理論才能真正誕生。(完)
受訪者簡介:
楊保軍,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曾擔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國際新聞界》副主編。出版學術專著《新聞事實論》《新聞價值論》《新聞觀念論》《新聞規律論》等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其中新聞傳播學領域“四大刊”論文60多篇。2024年初,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400多萬字的當代中國新聞理論研究“10+1”(“新聞十論”新修版+當代中國新聞理論研究總論)。
相關新聞
東西問精選:
- 2025年01月18日 19:03:10
- 2025年01月18日 11:20:20
- 2025年01月17日 20:58:03
- 2025年01月16日 21:39:46
- 2025年01月14日 18: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