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王潮歌:用中國方式表達中國人的情感和世界觀
中新社桂林11月30日電 題:用中國方式表達中國人的情感和世界觀
——專訪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王潮歌
作者 楊陳 涂麗莎
2004年,以《印象·劉三姐》為代表的“印象”系列,開啟了中國實景演出的先河;2013年,《又見平遙》等“又見”系列,首創了情景體驗演出模式;2019年以來,《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等“只有”系列,使“劇場演出”與“實景演出”破壁融合,開創了行進式的觀賞方式。參與推出“印象”系列,又獨立打造了“又見”“只有”系列的王潮歌,成為中國沉浸式旅游演藝的先行者和實踐者之一。
中國的沉浸式旅游演藝創作如何不斷打破舞臺邊界?如何用中國的故事表達,引發東西方文化共鳴?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王潮歌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視頻:【東西問】王潮歌:實景演出就是讓觀眾身臨其境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從“印象”“又見”到“只有”,三個系列有何不同的側重點?哪些理念是一以貫之的?
王潮歌:在藝術人的成長歷程中,“即興”一詞對我而言更為貼切。我隨心向前,如在山水間創作實景演出般。我常思考為何大山大水只是背景,而非首要存在、“演員”和表達的主要內容呢?于是我開始探索。
在我看來,實景的定義究竟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所在的環境中,由內而外感知到的氛圍是什么?后來我又想,難道直面就是“實”嗎?不對,還得轉一圈才稱得上“實”。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又去創作旋轉的觀眾席,讓觀眾在演出中體驗360度視角,讓單純的觀賞者融入情景之中。
到了“又見”系列的《又見平遙》,由于北方寒冷,戶外場景已不再適宜,直覺驅使我把山西平遙古城大院子“搬”進室內,我覺得就該如此。
我認為戲劇、藝術、文化本身不是誰的平臺,而是目的地。觀眾專門為它,為藝術而來,在此觀眾所獲得的是豐滿充實的體驗。
在演出中,我會關注觀眾的反應,他們進去后會驚詫,出來后說后勁大,需要花時間去平復情感。這對我是一種鼓舞。接下來我又會做什么?我對自己也充滿好奇,不知道下一個作品是什么樣,我仍在努力中。
中新社記者:您不斷打破傳統舞臺的邊界,您認為什么是“舞臺”?又該如何讓觀眾接受全新的舞臺形式?
王潮歌:什么是舞臺?依我看,到處都可以是舞臺,沒有特定的演員,也沒有不變的舞臺。在“只有”系列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中,對我來說,劇里的第一個舞臺是麥田,第一個演員是麥子。
戲劇規定的情景本身,在我看來是一個偽命題。若是我們產生了固有的觀念,給一件事情下定義,甚至要求大家按照這個定義去學習、去尊重,那么就產生了邊界。這個邊界告訴大家說,“不許出圈!你要在圈內。”
我認為藝術應該無邊界。勇敢者即使知道邊界下是懸崖,也會毫不猶豫地向前,或許會帶傷爬上來繼續前行、探索,或許讓后來者繼續探索。我覺得,這個過程才是藝術家工作的初衷。
打破邊界雖然是一個理想,但我愿付諸行動,用畢生精力和創作探索舞臺邊界。至于是否成功及做得如何?不是我能判斷的,要交給觀眾,交給眾多的陌生人。
我不知道觀眾是誰,他們有怎樣的文化背景,懷著怎樣的心思走進戲劇。我無法用最大公約數的方法創作出讓大家都滿意的作品。但我會嘗試了解觀眾,用我的方式觸碰他們的內心。
在信息時代,彼此能走進同一個場域、同坐一起的機會珍貴難得。戲劇舞臺亦是如此,人們呼吸相聞,面對面地在一個橋段、一句臺詞互相碰撞。如果作品真的觸動觀眾內心,我會很“得意”。
中新社記者:您的作品如何在彰顯中國文化特色和藝術風格的同時,讓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能理解和欣賞?
王潮歌:我由衷地覺得,東西方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沒有那么大的涇渭之分。實際上,只要是人類,我們內心深處的善意、悲憫、愛恨等種種品質都是高度相通的。我希望借助中國文化,用中國人的表達方式、審美和哲學理念,來詮釋我們人類共有的某些情感。
我是中國人,從小吃的食物、聽的語言及處世的方式,早已融入我的血脈中,無需刻意。我生長在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的古老民族,其在全世界地位有目共睹,沒有人能忽視和改變,它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是中國藝術家,在作品里,毫無疑問,我會用中國方式表達中國人的情感和中國人的世界觀。
比如我之前做了《印象·國樂》《又見國樂》兩部國樂作品。在作品中呈現了如古琴、琵琶、二胡、簫、阮等眾多中國民族樂器,它們并非單純的音樂會演奏形式,每一首樂曲都有相應的情景設定和故事脈絡。演奏家們借助臺詞、肢體語言等展現樂曲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理解樂曲意義。
國樂作品最初在中國國家大劇院、保利劇院進行演出時,中國觀眾表示出極大的喜愛,讓我深受感動。作品中像《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傳統曲目,大家早已耳熟能詳。
當《又見國樂》橫跨太平洋,在美國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連演三場,獲得當地觀眾喜愛。《華盛頓郵報》用整版篇幅報道并予以高度評價。而《又見國樂》的海報已和《歌劇魅影》《悲慘世界》等諸多百老匯音樂劇海報一起,被長久懸掛在肯尼迪藝術中心歌劇院的后臺展覽墻上。
為這一幕我深感自豪,也更加堅定了我的觀點:好的藝術作品,不在于你采用何種方法,表達了怎樣的故事,而是通過藝術這一人類共通的語言,打破文化“壁壘”,讓人們產生共鳴。
中新社記者: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傳統與創新實現有機結合,催生出獨特的文化融合。您認為這種文化融合將為藝術創作帶來怎樣的靈感火花?
王潮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價值觀確實有它獨特的地方。如果你問天大還是地大,中國人會回答“心最大”“想法最大”。
在中國藝術創作里,留白作為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而存在。撫琴時,手指輕柔地撥動琴弦,發出清脆悠揚的“噔”一聲,余音裊裊。看似空白靜謐中蘊含無盡的潛力與可能,等待聆聽者用心感受、深入領悟、盡情填充。
這是情感的真摯流露,也是一種意境的精心營造,并非僅憑聽覺能完全感知。其美妙的聲音卻在人的內心深處長久縈繞,綿延不斷。在中國人的觀念里,這種綿長,仿佛是心靈深處或想象之中所能展現出的最為遼闊無垠空間,是世間最為廣袤的所在。
我們在馬來西亞創作的《又見馬六甲》,以“時間船”為主軸,通過幾個故事敘述馬六甲600多年的滄桑變遷、文化發展與交融,展現當時的人們如何走到今天。
如果有機會,希望更多外國藝術創作者來看看中華文化,我們也去瞧瞧他們的多元文化。我期待大家用藝術語言表達對文化、自由以及美好的認識與看法。
我希望全世界都能知道,中國人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構建美好生活,也希望我們的表達能夠被看見、被尊重、被學習,與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相互交流。(完)
受訪者簡介:
王潮歌,中國內地導演,“印象”“又見”系列演出總導演、總編劇,“只有”系列演出總構想、總導演、總編劇。代表作有《印象·劉三姐》《又見平遙》《又見敦煌》《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等多部優秀作品。
東西問精選:
- 2024年12月14日 20:14:06
- 2024年12月11日 16:14:39
- 2024年12月09日 15:26:13
- 2024年12月05日 20:35:03
- 2024年11月30日 18:30:22
- 2024年11月30日 12:40:15
- 2024年11月30日 12:38:42
- 2024年11月29日 19:53:30
- 2024年11月28日 20:57:20
- 2024年11月27日 21: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