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學者:中國減貧方案對全球南方國家意義非凡丨兩會·世界觀
中新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陳天浩)2023年全國兩會引發世界關注,作為新一代“中國通”,牛津大學現代中國政治與歷史學教授拉納·米特(RanaMitter)近日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詳細闡釋了他對中國多方面發展前景的觀察。他表示,中國優化防疫政策后,“很多人希望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有多猛、有多快”。
經濟發展向綠色能源轉型
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中國將如何繼續穩步前行?
米特對此表示,“全世界很多人都會密切關注中國兩會期間釋放出的經濟信號。”
米特首先提到了中國目前正在實施的“十四五”規劃。他指出,“‘十四五’規劃重點強調綠色能源發展,以及刺激國內消費。”關注這些領域的發展,對中國而言“非常重要”。
當前,中國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墨西哥《金融報》曾報道,“中國制造”的綠色能源技術不斷輸出到海外,在全球范圍內幫助多國企業降低成本,如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方面。
米特指出,中國政府如何分配資金和精力,以確保中國在綠色能源轉型中的關鍵地位,并推動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轉型,是外界關注的重點。
期待中國應對老齡化方略
此外,米特還聚焦中國養老金、福利以及醫療保險等社會民生話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22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19.8%,并預計在2035年左右突破4億,屆時,中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近年來,中國人民越來越富有,不過,人口老齡化趨勢也在加劇,”米特指出,“這意味著到本世紀中葉前,中國需要考慮如何讓老齡人口得到更好的照顧,如何打造更好的醫院、研制更好的藥物,以及現在正在贍養和照顧老年人的年輕一代步入老年之后,又該怎么辦”。
米特認為,“中國尚處于探索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開始階段”,因此他期待看到兩會釋放相關政策信號,以及中國應對經濟發展變化的經濟措施。
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做貢獻
除了積極探索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中國在脫貧方面也再上新臺階。2022年,中國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4342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3%。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盛贊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中國在致力于使人類擺脫一切形式的貧困方面,表現突出。
對此,米特充分肯定中國在助力世界減貧方面所做的貢獻。他指出,“中國倡導將減貧作為很多發展中國家的首要目標,中國的直接對外投資對眾多全球南方國家來說,意義非凡。中國在電信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帶來的機會,已在相關地區產生了深遠影響。”(完)
相關新聞
國際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21:07:41
- 2024年12月22日 21:00:19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2
- 2024年12月22日 16:44:52
- 2024年12月22日 14:39:16
- 2024年12月22日 08:53:37
- 2024年12月22日 08:46:40
- 2024年12月22日 08:46:02
- 2024年12月21日 09:24:32
- 2024年12月20日 2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