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邊關,人們自然會把雪山哨所與荒涼、孤寂聯想到一起。當記者走進塔克拉瑪干邊緣和莽莽雪山中的南疆軍區座座軍營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大山深處琴聲悠揚,軍歌嘹亮;高原官兵執勤之余玩的是CS競技、動漫和DV制作;軍區政工網上官兵們紛紛建博客、開帖跟帖,聽歌看電影;學習室里戰士們剪紙篆刻、練書畫。官兵們用“文化大餐”趕走寂寞,用知識才藝融化孤獨。多元軍營文化在這里煥發出勃勃生機,為官兵筑起一個美麗快樂的家園。
步入南疆軍區機關所在地,讓記者首先感到濃濃軍旅氣息的是那面聳立在軍史館前廳名為“鐵流征程”的浮雕文化墻。文化墻上展示了這支英雄部隊從井岡山的誕生到寶塔山下的發展壯大,從祁連山下的浴血奮戰到巍巍昆侖山上戍邊守卡,從南泥灣精神產生到神仙灣精神的延續,一幅幅浮雕記錄了這支部隊的征戰歷程。浮雕上每個人物的表情,每一個戰斗動作,無不讓人感受幾十年浴血奮戰形成的革命傳統。佇立墻前,蕩氣回腸,感慨萬千,熱血沸騰!
軍營文化是培育部隊陽剛豪放之氣的“催化劑”,也是保持部隊張弛有度、增強軍營吸引力的“黏合劑”。南疆軍區政委林淼鑫告訴記者,軍營文化既要滿足官兵需求,又要激勵軍心士氣,更要孕育戰斗精神。要達成這一目的,就要發揮先進文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功能。
在南疆軍區的座座營盤,各部隊都有自己的文化“招牌”。駐守“世界屋脊”阿里軍分區官兵將象雄文化遺址、孔繁森小學等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第二課堂,以此激勵官兵忠誠守防;在和田軍分區,他們充分發揮神仙灣哨卡、康西瓦烈士陵園、黑水河戰役古戰場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導官兵苦中干事業,苦中有作為;在帕米爾高原的某邊防團,他們以駐地風土人情和地域特色文化資源為紐帶,相繼打造出了獨具高原邊防和邊疆特色的冰雪文化、國門文化、奇石文化。
“文化活動的開展,不能停留在休閑娛樂的淺層次,必須讓官兵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才。”南疆軍區政治部主任賈隨剛在談到開展“深化軍營文化建設促進官兵成長成才”活動的目的時一語道破天機。
為此,南疆軍區提出把書籍從“圖書室”中解放出來,讓書報進到班排宿舍,放到官兵床頭,廣泛開展“日讀千字、月讀一書、季寫一文”活動,讓官兵把點滴的時間都充分利用起來。在步兵某團“進藏英雄先遣連”,他們根據官兵的實際情況,為每名官兵制定了學習成才規劃,并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將《天殉》、《英雄先遣連》等書籍有選擇性地推薦給官兵,通過“讀書明理,學史勵志”,幫助官兵了解連隊歷史,爭當忠誠使命、衛國戍邊的先遣傳人。
同時,他們每年都要舉辦各類培訓班,有計劃地組織官兵參加新聞攝影、家電維修、烹調技術等培訓,使70%以上的官兵在服役期內都能獲得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如今,南疆軍區的士兵,100%實現了“入伍即入學、退伍即畢業”的目標。
南疆軍區所屬部隊常年駐守在祖國西部邊陲,駐地自然環境惡劣,守防條件艱苦。如何讓官兵在快樂中戍邊守防,成為南疆軍區各級黨委思考的問題。近年來,他們著眼落實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邊關,積極為官兵辦實事。記者點擊阿克蘇軍分區政工網,清新之風撲面而來。21個頻道、89個二級欄目,8種網上資料庫,1000多首歌曲,600多部影片,1000多冊電子圖書,構成了一個廣闊的信息文化平臺,成為邊防官兵經常光顧的地方。
在海拔4900多米的紅其拉甫邊防連,記者看到官兵們坐在網絡室電腦前,尋找自己的“興奮點”。戰士王帥霖靈巧地操作鼠標,正在網上與戰友進行CS電子游戲對戰。鄰座的列兵迪力夏提則在網上查找最新的學習資料,準備明年報考軍校。剛上山時,迪力夏提曾擔心邊防條件差缺少各類復習資料,沒想到政工網上的資料應有盡有,完全可以滿足學習需要。記者了解到,從2005年開始,南疆軍區及所屬部隊先后投入近千萬元資金,用于網絡建設。如今,在南疆軍區風雪邊關,官兵們看最新大片,讀網絡小說,聽流行歌曲,玩網絡游戲,不再是奢望。
一路走來,記者被邊關濃郁的文化氛圍所感染。軍味十足的文化活動,不僅愉悅了官兵身心,激發了官兵戰斗精神,而且促進了官兵成長成才和部隊建設全面發展。南疆軍區一位領導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近年來,南疆軍區部隊先后執行多國聯合軍演、搶險救災、高原駐訓等多項重大任務,次次圓滿順利。 李榮 柴勇 本報特約記者 向文軍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