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腐敗大多與女人有關”,但真正害人的,是沒有制約、不受監督的權力。反腐倡廉也好,考核干部也好,要在約束權力、監督權力上下工夫。對那顆叫做“忠于配偶”的紐扣,我們倒是不必太在意。
說網絡是一面放大鏡,一點也沒錯。這幾天,江蘇沭陽領教了這面放大鏡的厲害。
緣起,是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報道說,沭陽縣首次對96名鄉科級“一把手”的“忠于配偶”等個人品德進行考核。報道一上網,便如石投湖,激起很大的波瀾。網民跟帖無數,報章、網站發表的評論也不少。綜觀網民與評論的觀點,對沭陽此舉,贊少彈多,有不少人斥其為“不靠譜”“面子工程”“花瓶制度”“作秀”,質疑聲不斷。
平心而論,沭陽出臺這樣的辦法,也算是用心良苦。首先,德才兼備,本身就是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誰也不會同意,應該重用那些有才華、有能力卻道德敗壞的人;其次,中紀委原常委祁培文就有過一句“名言”:“在中紀委查處的大案中,95%以上都有女人的問題。”即使95%有點夸張,但多數貪腐官員有情婦、二奶,倒是不爭的事實。對此,群眾意見是很大的。
所以說,沭陽考核“一把手”是否“忠于配偶”確實很有現實意義。如果沭陽方面認準了這么做是對的,倒大可以不必把他人的冷嘲熱諷太當回事。問題是,他們這么做,自己會面臨兩大尷尬。
尷尬一,難以實施。一個人是不是“忠于配偶”,誰說了算呢?配偶嗎?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妻子,明知丈夫在外有“花頭”,出于個人面子、家庭利益等方面的考慮,會站在不忠于自己的丈夫一邊。如果一個官員真是“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對他又如何打分呢?退一步說,即使一名妻子向組織申訴丈夫如何不好,組織上又如何判斷呢?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個分,難打。
尷尬二,無威懾力。出臺這個辦法的初衷,大概想借此來警示干部,要注意私德,要忠于配偶。可是,從沭陽方面的解釋看,這么做對干部沒什么威懾力。據了解,沭陽并不會對“一把手”做什么“配偶忠誠度”調查,而是只有群眾有反映,有舉報,且已影響到工作開展、有損領導干部形象,才會深入調查了解。換句話說,如果群眾無舉報,這些“一把手”們大概都可以算是“忠于配偶”的模范了。另外,沭陽縣組織部長王曉東指責公眾是“只見紐扣不見外衣”。他說,“如果說整個干部考核內容是一件上衣的話,那么,‘忠于配偶’只是一枚紐扣。”王部長說得沒錯,在100分中,“忠于配偶”只占0.625分,確實少得可憐。那么,換個角度說,即使官員“不忠”東窗事發,也就扣0.625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其實,雖說“腐敗大多與女人有關”,但真正害人的,是沒有制約、不受監督的權力。反腐倡廉也好,考核干部也好,要在約束權力、監督權力上下工夫。
公眾和媒體,也同樣應該把力氣花在約束權力、監督權力上。對那顆叫做“忠于配偶”的紐扣,我們倒是不必太在意。(特約評論員李天揚)
參與互動(0) | 【編輯:劉羨】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