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質災害非常發育
汶川縣地質災害點有701處,比震前增加了近5倍,泥石流占24.25%,大地震后泥石流高發期會維持3—5年
舟曲泥石流災害發生之后,國土資源部把災難歸結于地質災害高發區、與汶川地震有關等五大誘因。
“5·12”大地震后,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組織專家對汶川地質災害進行調查。2009年6月公布的調查報告稱,地震后,汶川縣地質災害非常發育,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穩定斜坡為主要類型”。
報告指出,僅汶川縣地質災害點就有701處,比震前增加了近5倍,泥石流占24.25%。報告提醒,汶川地質災害要“引起高度重視”。
屬于地震重災區的都江堰、綿竹等地,在暴雨之后頻頻發生地質災害。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站副站長肖自林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地震之后,龍門山斷裂帶上的區域,山體結構本身非常脆弱,土體松散。
“即使有些山體看上去沒有裂縫,但內部已是四分五裂,一旦下大雨,原本脆弱的部分山體就會被沖刷下來。”
泥石流重災區發生在地震烈度10度以上的極震區,這在許強的預料中。但震后地質災害的新特點,是他這幾天才總結出來的。
許強說,首先,地震前他們能清楚地說出哪是泥石流溝,現在不一樣了,“不起眼的地方都有可能暴發”。其次,震后泥石流暴發的臨界水位比以前降低了1/3,“有的甚至降了1/2,非常易發”。再次,突發性很強,“大雨后一兩個小時,甚至二十分鐘就會暴發”。
所有的改變都源于大地震———這給泥石流形成帶來了充足的物源。徐強說,雨后大量崩塌物堆在溝谷、坡腳;另外山體淺表層失去固結,松散物質隨時都會匯入,但具有隱蔽性,往往被忽視。
為什么大地震兩年后,泥石流災害集中暴發。許強認為,局地極端氣候在強震區發生或是誘因。
南方日報記者獲知,13日重災區清平鄉從下午6時許至次日清晨4時,不到10小時時間內,降雨量達到230mm,超出了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60mm。“幸運的是,山區降雨面不會很大,比如清平鄉上游水較少,否則后果更加嚴重!
但無論如何,天氣只是誘發因素。從上世紀80年代就在映秀工作的映秀灣水力發電工廠發電部主任程儒宋,經常見到比近期更猛烈的暴雨,也見過山體塌方,但從未如此猛烈。
許強依據日本和臺灣的經驗判斷,大地震后泥石流高發期會維持3—5年,“如果長的話可能10—15年!
次生災害防治任重道遠
四川目前有2.2萬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專項治理規劃投入120億元,已經完成了80%—90%
到底有多少個地質災害暴發點?成都理工大學多個課題組曾進行過統計,但得出的結論大相懸殊。“2萬到6萬處不等,平均來說應該有5萬處。”許強說,由于諸多暴發點連成片,因統計標準不同,很難拿出確切數字。
數量之大,讓四川省不敢怠慢,大地震過后不久四川就組織專家編制了《四川地震后地質災害防治專項統一規劃》,對可能給人帶來危險的2300處較大的隱患點進行“攔、擋、排”等專項治理。
許強說,規劃投入120億元,已經完成了80%—90%,其余今年底全部完工。
除了專項治理,搬遷避讓也尤為重要。肖自林表示,“四川目前有2.2萬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蹦壳,這些隱患點有將近20%在治理當中,而部分點位采取搬遷避讓的方式,大部分點位都在進行監測居住。
而監測預警,被許強認為是地震后短時間內避免地質災害造成較大傷亡的最佳手段。
此次清平鄉正是一個典型。13日暴雨后,幾十平方公里的清平暴發大規模泥石流,“但沒有造成大規模群死群傷,說明積極預警和群測群防達到了效果”。
由于專業監測無法跟上地震后形勢的變化,四川省一再加強群測群防的力度。8月14日凌晨泥石流暴發時,汶川耿達鄉政府國土員張興國到映秀辦事,15日大水稍退后,他立馬徒步10小時返回耿達,因為他職責很重。
舟曲特大泥石流暴發后,四川省國土部門緊急召集26個易發地質災害縣縣長和國土局負責人開會,部署群測群防,提醒近期內可能會有極端局地氣候,要求相關部門24小時值班。
而南方日報記者在映秀采訪期間,當地多位群眾也指出,是聽到了民兵的預警才得以及時撤離。
群測群防并不是完美無缺。“畢竟不專業,基層的監測員一般情況下只能根據雨量來預警,但如果發生上游降雨,下游地質災害發生的情況就力不從心了!痹S強說。
“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許強告訴記者,今后政府部門要加強專業地質災害和局地極端氣候監測的水平,“這需要過程,不是一兩天就能達到的。”
四川省國土廳感受到了壓力。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從14日開始他們已經連續3天通宵開會,除了部署救災外,另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總結大地震后首次重大泥石流災害處置的經驗。
昨日下午,接受完記者采訪后,雖然一夜未眠,但許強必須為17日上午給武警四川總隊團級以上干部講課做準備,“既然不可避免,他們總會處在第一線,必須了解地震后地質災害的新特點!
8月15日,舉國哀悼,這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地震后地質災害防治任重而道遠。
□特派前方記者趙洪杰發自映秀 成都后方聯動記者張迪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季】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