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舟曲8月24日電 (侯志紅 馬曉俊 劉國美 董軍)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后,武警甘南州支隊視災情如命令,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第一時間投入搶險救災戰斗,為奪取搶險救災第一階段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救災行動中,支隊廣大“90后”士兵不畏艱險,奮戰在一線,成為搶險救災的生力軍,充分展示了武警官兵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的良好風貌。
“刺頭兵”上陣
宋中庚,1991年4月出生,河南商丘人,列兵。他剛分到連隊時,因為不適應部隊緊張的生活,思想消極,訓練怕苦怕累,工作不思進取,甚至產生了私自離隊的念頭,各級干部通過多次思想教育,仍然沒有多大效果,他成了中隊的“刺頭兵”。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后,他隨中隊火速馳援災區。當看到滿目瘡痍的災難現場,失去親人的人們撕心裂肺的痛哭時,宋中庚緊張地向隊長匯報:“隊長,我留守看物資吧”。隊長看了他一眼,說:“不行,必須上,有哨兵呢,不用另外留人了。”他硬著頭皮跟上了部隊。
救災一線,宋中庚開始總往班長身后躲,戰友們也沒人在意他,迅速投入到了緊張的搶險救災行動中,大家冒著生命危險進危房、搶救群眾、清河道,熱情高漲。當看到有的官兵沒有工具,赤著雙手不停地往瓦礫里扒出死難者時,宋中庚被震撼了;看著受災群眾一雙雙充滿信任和企盼的眼神,第一次覺得自己是那么懦弱。
特別是一個小姑娘哭喊著跑過來拉住他的胳膊,求他去挖她埋在廢墟下的親人時,宋中庚的眼睛濕潤了。他一咬牙,卷起褲腿沖了上去。那天,他沒能滿足小女孩的愿望,盡管他和戰友們在厚厚的泥石流中干了整整一個下午,也沒有找到小女孩親人的遺體。但宋中庚從此像變了個人似的,救援中,他不顧天氣炎熱,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流血犧牲,搶著最臟最累的活去干。在挖掘遇難遺體時,怕工具傷著遺體,他赤著雙手扒瓦礫,手掌磨爛了,指甲掏破了,滿手流血了,但他還是不停歇,直到挖出為止。戰友們都說:“刺頭兵”現在已變成了“排頭兵”。
“富二代”捐款
周立強,1991年4月出生,安徽阜陽人,上等兵。提起他,戰士們有太多太多談論的話題,由于家庭環境優越,他向來出手“大方”,以“闊綽”聞名于中隊,入伍后,他天天抱怨部隊伙食差,一周要吃一大袋零食,干部耐心地教育他:要懂得節約,要愛惜父母的血汗錢。
到舟曲救援,周立強帶了一挎包零食。由于開始災區道路中斷,救援物資無法送達,救災一線,戰士們午飯啃方便面,周立強拿出了挎包的牛肉干。戰士們把手中的礦泉水送給受災的群眾,他卻一瓶水喝一半就扔掉了。指導員批評他,周立強還不以為然,背后嘀咕:“一瓶水能值幾個錢,小題大做。”道路搶通后,災區運來了蔬菜,在給受災群眾分發時,許多群眾搶著撿起了地上散落的菜葉,周立強很不解,問群眾:“你們撿這些干嘛。”有個老太太告訴他:“這些回去都能吃,別浪費了。”周立強慚愧地低下了頭。他找到指導員說:“指導員,我明白了,災難來臨的時候,一瓶水能夠救活許多人,一點干糧能夠帶給許多人‘生’的希望,我以后一定要勤儉節約。”
第二天午飯,周立強把自己的盒飯和剩下的牛肉干主動送給了周圍受災的群眾,自己啃起了方便面。災區組織捐款,他跑過去,把身上裝的1200元錢全部塞進了捐款箱。
“非主流”請戰
葉磊,1990年11月出生,陜西西安人,列兵。他是中隊“非主流”代表人物,愛玩電腦,常寫“火星文”;他認為官兵的發型“死板”,軍裝不夠新潮;他個性獨立、行為叛逆,在家“叛逆”父母的啰嗦,來了部隊后“叛逆”部隊的管理,不愿與戰友們打交道,是戰友眼中的“新新人類”。
在災區,挖掘一處廢墟時,發現三具遺體,兩個大人和一個小孩,附近的群眾告訴大家,“他們是一家三口”。三具遺體緊緊地抱在一起,從遺體的體態可以清晰地看出,災難來臨的時候,兩個大人把孩子緊緊地掩護在兩人的身體間,盡管一家人都不幸罹難,但是偉大的父愛母愛卻永遠留在了現場。在場的官兵紛紛脫帽向偉大的父母致敬。看著這一幕,葉磊被震撼了,從前冷漠、總以自我為中心的他,濕潤的眼眶清晰地滾出一連串晶瑩的淚珠。
平時很少給父母打電話的他用廣場的免費電話給父母報了聲平安,他告訴父母:“以前我太不懂事了,災難面前,我懂得了什么真情,什么是關愛。”
中隊組建“黨員突擊隊”,葉磊第一個向中隊長請戰:“我要加入突擊隊,雖然我不是黨員,但我會用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向黨員學習,我要為災區人民做點什么。”于是,挽起袖子,趟過沒及膝蓋的淤泥,翻過危險的墻頭,尋找生命的奇跡。
在搜救一處房屋時,葉磊的腳不慎踩到釘有10厘米生銹釘子的木板上,釘子刺穿膠鞋深深地扎進了他的腳底,中隊干部命令他回醫療點消毒包扎,他額頭不停地冒著汗,咬緊牙說:“沒事,我能夠堅持”。幾個戰友生拉硬拽才把他拖到醫療點消毒處理,他不聽醫生建議,又偷偷跑回中隊救災點埋頭繼續干,他忍痛連續奮戰三個多小時。
再看葉磊,鮮血已經染紅了他的整只鞋子,險些暈倒在現場。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哉麟】 |
專題:甘肅舟曲縣突發特大泥石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