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北京是特別的堵。”北京出租車司機馮先生的話道出了這幾天很多北京人的感受,本就壓力很大的北京交通,這幾天擁堵突然更加加劇了。
據北京市交管局指揮中心介紹,從13日開始,北京交通壓力就開始加劇,尤其是早晚高峰更加突出,出現全天候擁堵的趨勢。17日晚高峰的一場小雨,北京車速低于每小時20公里的擁堵路段達到140條,打破了2010年初大雪時擁堵的歷史紀錄。
北京的交通擁堵由來已久,是什么原因讓北京的交通擁堵突然加劇北京的交通擁堵該如何破解這些問題由于這兩天的擁堵加劇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19日,北京市交管局指揮中心信息顯示,早高峰提前半小時至早6時30分到8時30分,“北京一片紅”,擁堵路段明顯上升到100條左右,直到上午9時,仍有近90條城市主干線和城市快速路上的汽車時速低于20公里。17時開始,在交管部門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北京不少路段已變成橙色,顯示車輛行駛緩慢。
21日是中秋前最后一個工作日,由于交管部門20日對路況擁堵情況進行了預警,一部分企事業單位、公司提前下班,放假。從14時開始,京城交通流量出現明顯增長,主要擁堵路段集中在東部環路,特別是東二環、東三環、東五環、北五環西段,以及京港澳高速、京開高速的出京方向。
記者從北京市交管局指揮中心了解到,截至17時,全市時速20公里以下的道路已經超過90條,最擁堵的路段為北二環、東二環、北五環和朝陽路青年路口。此外,各條聯絡線出京方向都非常擁堵,尤其是京開高速出京方向,受新發地橋區事故影響,車輛排隊已經排到西二環白紙坊橋,引起西二環北向南方向擁堵。
交管部門稱,由于及時預警及時,很多市民放棄開車出行,一些單位提前放假錯峰出行,與17日晚高峰相比,21日晚高峰擁堵沒有預料中的嚴重,但東部城區因為商業、娛樂、餐飲場所密集,擁堵程度明顯超過西部。
分析近幾日擁堵加劇的原因,北京市交管局新聞辦主任張景春說,主要是節前市民聚會、外出購物出行增多,運行壓力明顯加大。節日臨近,西單、潘家園、木樨園、中關村等繁華商業區及重點交通樞紐人流密集,交通壓力較大。
另外,由于來京訪友和購物的交通流持續增加,包括首都機場、北京站、北京西站和外埠長途客運站,以及王府井商業區、雙安商場、新世界商城等處成為人流車流密集之處。
同時,近期大型活動較多,節日期間北京市將組織包括第五屆龍潭燈會等大型活動14項,道路交通人流、車流集中。另外,節日期間,北京有359項工程跨節施工,其中地鐵6號線、8號線、9號線和10號線二期建設等工程,對社會交通和市民出行產生直接影響。
再有,就是連日來的小到中雨天氣,導致道路濕滑車行緩慢,剮蹭追尾事故有所上升,使得京城交通擁堵雪上加霜。
如果說上面這些原因造成了這幾天北京交通擁堵的突然加劇,那么人口和機動車高增長的壓力則把北京交通“穩步”推向了擁堵的境地。
根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的數字顯示,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機動車增加近35萬輛,平均每天凈增1900輛,半年相當于增加了一個石家莊的汽車保有量。按照這個速度,2015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將達到700萬輛。
北京市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說,按照規劃,北京市區內的道路設施即使達到最完善的狀態,也只能容納670萬輛機動車,而到2015年北京市區內的交通基礎設施將達不到最完善的水平。
同時,在機動車高增長的同時,北京小汽車的使用強度也比其他國際大城市高出許多。北京小汽車年平均行駛里程為1.5萬公里,是倫敦的1.5倍,東京的2倍多。而北京的機動車80%以上集中在六環以內的城區,北京城市中心區戶均擁有小汽車的數量是巴黎同等可比地區的1.8倍,紐約同等可比地區的2.3倍。
高增長率、高使用強度、高密度聚集,北京小汽車的“三高”直接造成了城市交通形勢的嚴峻。
另一方面,根據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到2020年,北京市總人口規模規劃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但北京市政協通過專題調研掌握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總數為1972萬人。人口控制目標一再被突破,北京市每增加1個人,每天就會給交通系統帶來約2.6次出行,交通系統正在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
北京呼家樓交通大隊民警曹佳君告訴記者,一些交通違法行為加劇了擁堵,從早7時上崗到9時,他一個人就處罰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10余起,警告10余起。而大量的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使得機動車通過速度降低,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造成新的擁堵。“說服教育要兩三分鐘,要是涉及處罰的話,時間短的六七分鐘,長的要10分鐘以上。”
郭繼孚說,如果不采取措施,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不用到2015年700萬輛的時候,當北京機動車達到500萬輛和600萬輛的時候,北京高峰時段的擁堵指數將達到9和9.5以上,中度以上擁堵時間在5個半小時以上,道路平均車速為每小時15公里,只相當于普通人中速跑的速度。
針對這種情況,在北京市“十二五”交通規劃座談會上,很多專家都提出,一方面要繼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另一方面要通過經濟手段來合理引導小汽車的使用。如提高市區內的停車費標準等,以此來引導人們在日常通勤中少使用小汽車。
北京奧運會奧運經濟高級顧問、比利時交通專家范克高夫說,城市交通擁堵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從上個世紀40年代就開始在美國和歐洲的大城市出現。而這些城市都經歷了從開始大規模建設道路基礎設施、發展軌道交通、采取經濟引導等交通需求管理,再到回歸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這樣一個過程。這些世界大城市的交通發展給予目前北京交通的一個經驗就是,要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必須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對小汽車的使用進行管理這兩種方式共同進行。
據介紹,北京市已經制訂計劃,到2015年,軌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車三種綠色出行方式比例力爭達65%。其中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目前的38.9%提高到45%,自行車出行比例由目前的18.1%力爭提高到20%,特別是要大力提高“自行車+公共交通”方式的出行比例。
另外,北京市還將繼續加大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快新線建設,擴大線網覆蓋率,增加支線網密度,提高通達率。同時,北京市將加快交通樞紐和公交場站建設,完善接駁換乘設施,改善換乘環境,做好在城市外圍自行車、小汽車與公交車、軌道交通等交通方式的換乘。同時在重點地區、重點大街和歷史文化保護區,建設一批自行車、步行示范區,利用自行車在短途交通方面的優勢,解決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接駁問題,讓公交交通更加便捷、迅速。(記者李志勇、李舒)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