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生的背景
亞歐兩大洲都是古代文明的搖籃,對人類進步和科學文化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但長期以來聯系相對薄弱。冷戰結束后,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通過對話和合作促進亞歐兩大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日益成為亞歐國家的共同愿望。1994年7月,歐盟制定《走向亞洲新戰略》,主張與亞洲進行更廣泛的對話,建立一種建設性、穩定和平等的伙伴關系。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總理吳作棟于1994年10月提出成立亞歐會議的倡議,得到有關各方的積極響應。
二、成立
1996年3月1日至2日,首屆亞歐首腦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來自亞、歐兩大洲的25國和歐盟委員會的領導人參加會議。其中,亞洲為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新加坡、越南、中國、日本和韓國。歐洲為歐盟15個成員國,即意大利、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英國、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瑞典以及歐盟委員會。
這是亞歐國家領導人首次共同商討如何加強亞歐交流與合作。會議的主要議題包括亞歐會議的意義,亞歐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亞歐會議的后續行動等。會議通過了《主席聲明》,并確定每兩年召開一次首腦會議。
三、宗旨與原則
根據首屆亞歐會議通過的《主席聲明》,亞歐會議的目標是在亞歐兩大洲之間建立旨在促進增長的新型、全面的伙伴關系,加強相互間的對話、了解與合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亞歐會議進程遵循以下原則:各成員之間對話的基礎應是相互尊重、平等、促進基本權利、遵守國際法規定的義務、不干涉他國的內部事務;進程應是開放和循序漸進的,后續行動應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接納新成員遵循“雙鑰匙”原則,即新成員加入必須首先獲得本地區支持,再由首腦會議協商一致決定。
四、合作領域
亞歐會議包括政治對話、經貿合作、社會文化及其他領域交流三大支柱。成立以來,亞歐會議總體進展順利,在三大領域均取得積極成果。亞歐各成員在各層面開展政治對話,增進了相互了解和信任;在經貿合作方面積極開展宏觀經濟和財金政策對話,制定并落實《亞歐更緊密經濟伙伴關系河內宣言》,共同致力于促進兩地區經濟和貿易穩定增長;在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方面共識不斷增多,通過《亞歐會議文化與文明對話宣言》,制訂了中長期亞歐文化合作的規劃文件,還通過亞歐基金開展了近400項學術和人員交流活動。此外,各成員在科技、能源、勞動、反恐、執法、環境和青年等領域也開展了一系列合作。
五、活動機制
亞歐首腦會議負責確定亞歐會議的指導原則和發展方向。隔年在亞洲和歐洲輪流舉行,迄今已在泰國曼谷、英國倫敦、韓國漢城、丹麥哥本哈根、越南河內、芬蘭赫爾辛基、中國北京舉行過7屆。第八屆首腦會議將于2010年10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
亞歐外長會議負責亞歐會議活動的整體協調和政策規劃,通過有關指導性文件并批準新倡議。外長會議每兩年舉行一次,與首腦會議交錯舉行。迄已舉辦9屆。
亞歐高官會議負責協調和管理亞歐會議各領域活動,特別是對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進行各方面的籌備,包括新倡議的審議和文件的磋商,并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初步交換看法。高官會通常在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前舉行,并不定期在亞歐之間輪流舉行。
亞歐會議協調員機制負責日常協調,由亞歐各兩個成員組成。協調員根據需要不定期舉行會議,代表各自地區通報情況、匯總各方立場并進行協調。歐洲協調員由歐盟輪值主席國和歐盟委員會擔任,亞洲方面由東盟和東北亞及南亞次區域(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和蒙古六國)各確定一名協調員。目前印度和柬埔寨擔任亞洲協調員。亞歐會議迄未建立實體秘書處,2006年設立了網絡虛擬秘書處。
亞歐會議還定期舉行經濟部長會議、財政部長會議、文化部長、海關署長會議,不定期舉行科技、環境、農業、中小企業、勞動等其他專業部長級會議,負責在各自領域落實首腦會議決定,制定合作規劃和開展相關活動。
亞歐基金是亞歐會議框架下唯一的常設機構,負責開展亞歐學術、文化和人員交流活動,秘書處設在新加坡。亞歐會議信托基金設立于1998年,旨在幫助亞洲國家加強能力建設,提供技術援助,克服金融危機,由各成員自愿捐款,委托世界銀行管理。至今已開展兩期,第二期于2006年底結束。亞歐工商論壇是亞歐會議各成員工商界定期對話機制,旨在增進相互了解,促進企業間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并向首腦會議和相關部長級會議提交工商界對重大問題的立場和建議,至今已舉辦11屆。比利時將于2010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第十二屆論壇。
此外,亞歐會議還在政治、經濟、金融、科技、環境、司法、文化、教育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后續行動。
六、擴大問題
首屆亞歐首腦會議召開以來,亞歐不少國家要求加入亞歐會議。2000年第三屆亞歐首腦會議通過的《亞歐合作框架》就新成員問題確定了以下指導原則:亞歐會議是一個開放、漸進的進程,接納新成員應分步驟進行;對每個申請國既要考慮其自身條件,又要考慮其可能對亞歐會議進程做出的貢獻;關于新成員參與的最終決定由所有成員協商一致做出,此前該候選國必須先獲得本地區成員的支持(雙鑰匙原則)。2004年10月,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上,亞洲的柬埔寨、老撾和緬甸三國及歐盟10個新成員(塞浦路斯、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正式加入,實現了亞歐會議的首次擴大。2006年9月,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決定接納蒙古、印度、巴基斯坦、東盟秘書處、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6個新成員,使亞歐會議成員增至45個。
2010年10月,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將作為新成員正式出席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使亞歐會議成員增至48個。
七、前景展望
成立以來,亞歐會議在亞洲和歐洲之間筑起一座對話與合作的橋梁,有力推動了亞歐伙伴之間的政治安全對話、經濟合作和社會文化交流。根據亞歐領導人的授權,亞歐雙方在政治、經濟、貿易、金融、科技、司法、環境、文化和教育等領域進行了廣泛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機制逐漸成熟,取得不少成果,推動了亞歐新型全面伙伴關系的深入發展。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進一步加強亞歐在政治、經貿和社會文化領域的合作,符合亞歐雙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亞歐會議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