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新西蘭(New Zealand)。
面 積 27.0534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400萬平方公里。
人 口 436萬(2010年4月)。其中,歐洲移民后裔占67.6%;毛利人占14.6%;亞裔占9.2%,其中華裔約為15萬人,印度裔約為10萬人;太平洋島國裔占9.2%;其他占1.7%。官方語言為英語、毛利語。7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首 都 惠靈頓(Wellington),人口約38.6萬(2009年)。平均氣溫夏季16℃左右,冬季8℃左右。
國家元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偠綖榕醮,由總理提名,女王任命,任期5年,F任總督阿南德·薩特亞南德(Anand Satyanand),2006年8月就職。
重要節日 國慶日:2月6日,稱 “威坦哲日”(Waitangi Day)。
簡 況 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相距1600公里。由南島、北島及一些小島組成,南、北兩島由庫克海峽相隔。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國面積的75%以上,平原狹小。河流短而湍急,航運不便,但水利資源豐富。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南島的庫克峰海拔3754米,為全國最高峰。海岸線長6900公里。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夏季20℃左右,冬季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1500毫米。
1350年起,毛利人在新西蘭定居。1642年荷蘭航海者在新西蘭登陸。1769年至1777年,英國庫克船長先后5次到新西蘭。此后英國向新西蘭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領。1840年2月6日,英國迫使毛利人族長簽訂《威坦哲條約》,新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1907年獨立,成為英國自治領,政治、經濟、外交受英國控制。1947年成為主權國家,同時為英聯邦成員。
中國同新西蘭的關系
一、雙邊政治關系和重要互訪
中國與新西蘭自1972年12月22日建交后,雙邊關系發展順利,兩國領導人保持頻繁互訪與接觸。
(一)中方訪新的有:
1977年9月,烏蘭夫副委員長率全國人大代表團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布倫德爾、代總理博伊斯、代議長伯奇和反對黨領袖羅林。
1979年3月,陳慕華副總理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約克、總理馬爾登、副總理博伊斯、反對黨領袖羅林。
1980年5月,李先念副總理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馬爾登和貿工部長施耐德。
1982年11月底至12月初,朱學范副委員長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貝蒂、總理馬爾登、議長哈里森以及工黨領袖羅林和社會信用黨領袖比瑟姆。
1985年4月,胡耀邦總書記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朗伊、反對黨領袖麥克萊、前總理馬爾登。這是中國共產黨高級領導人首次訪新。
1986年9月,萬里副總理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朗伊、副總理帕爾默、議長沃爾、反對黨副領袖蓋爾。
1987年,兩國外交部建立副部長級政治磋商機制,磋商輪流在兩國首都舉行。
1988年8月,孫起孟副委員長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代總理帕爾默、國務部長亨特、外交部長馬歇爾、協理外交部長懷爾德、反對黨領袖博爾格和議長伯克等。11月,李鵬總理訪新,同新西蘭總理朗伊舉行會談,并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里夫斯和反對黨領袖博爾格等。
1992年2月,朱镕基副總理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蒂澤德、總理博爾格、反對黨副領袖克拉克,并同新西蘭副總理兼對外關系和貿易部長麥金農舉行會談。
1993年11月,江澤民主席在出席西雅圖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新西蘭總理博爾格舉行會晤。
1994年,田紀云副委員長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博爾格和議長塔普塞爾。
1995年2月,國務委員陳俊生訪新。6月,鄒家華副總理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蒂澤德、議長塔帝塞爾、總理博爾格和副總理麥金農。10月,江澤民主席在紐約出席聯合國成立50周年特別紀念會議期間與新西蘭總理博爾格會晤。
1996年11月,李鵬總理在前往智利訪問途中經停新西蘭奧克蘭。
1997年6月,朱镕基副總理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博伊斯、總理博爾格和外交貿易部長麥金農,并與副總理兼國庫部長彼得斯舉行會談。11月,江澤民主席在溫哥華出席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新西蘭總理博爾格。12月,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博伊斯、總理希普利、副總理兼國庫部長彼得斯、外交貿易部長麥金農、反對黨副領袖卡倫和前總理博爾格,出席希普利主持的慶祝中新建交25周年招待會,并發表演講。
1998年6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希普利、外交貿易部長麥金農、金融部長伯奇以及反對黨領袖克拉克。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尉健行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博伊斯、總理希普利。11月,江澤民主席在出席吉隆坡第六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新西蘭總理希普利會晤。
1999年9月,應新西蘭總督博伊斯邀請,江澤民主席在參加奧克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后對新西蘭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新。期間,江澤民主席分別與博伊斯總督、希普利總理舉行會見與會談。雙方對中新建交二十七年來兩國關系的順利發展以及兩國關系在各個領域取得的積極進展表示滿意,并一致同意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中新關系。
2000年2月,周光召副委員長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議長亨特、總理克拉克、外長戈夫、研究和科技部長霍奇森和反對黨領袖希普利,并出席亨特議長為其舉行的歡迎午宴。3月,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曾慶紅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外長戈夫、總檢察長威爾遜、國家服務部長馬拉德,并出席總檢察長威爾遜舉行的歡迎宴會。9月,李鵬委員長在出席紐約聯合國千年議長大會期間會見新西蘭議長亨特。
200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代總理安德頓、外長戈夫、毛利事務部長霍羅米亞、反對黨副領袖英格利希等。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議長亨特、副總理安德頓、總檢察長威爾遜、軍控和裁軍部長羅布森、反對黨國家黨副領袖索里等。
2002年3月,唐家璇外長訪新,與新西蘭外長戈夫會談,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卡特賴特夫人、總理克拉克、議長亨特和議會新中友好小組成員。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副總理安德頓、農業和貿易談判部長薩頓。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珮云訪新,會見新西蘭議長亨特。1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和議長亨特,并出席中新建交30周年慶;顒。同月,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和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唐家璇外長和新西蘭外交貿易部長戈夫就中新建交30周年互致賀電。李鵬委員長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新建交30周年慶祝招待會。
2003年3月,新西蘭總督卡特賴特夫人分別致函江澤民主席和胡錦濤主席,感謝江主席多年來為中新關系發展所做貢獻,祝賀胡主席當選。新西蘭總理克拉克、議長亨特、外長戈夫等分別致信祝賀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曾慶紅副主席、吳儀副總理、唐家璇國務委員和李肇星外長等就任現職。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卡特賴特夫人、總理克拉克、議長亨特和外長戈夫。8月,外交部副部長周文重在惠靈頓與新西蘭外交貿易部秘書長默多克舉行中新第14次外交部官員政治磋商。10月,應新西蘭總督卡特賴特夫人邀請,胡錦濤主席對新西蘭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與克拉克總理舉行會談,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督卡特賴特夫人、反對黨領袖英格利希等。雙方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地區及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兩國領導人就深化中新全面合作關系達成共識,雙方簽署科技、領事、教育和肉類產品檢疫等合作文件。10月,李肇星外長在東盟地區論壇和亞太經合組織雙部長會議期間會見新西蘭外長戈夫。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訪問南美洲途中順訪新,會見新西蘭議長亨特。
200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賀國強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和國家服務部長馬拉德等。7月,李肇星外長在出席東盟地區論壇會議期間會見新西蘭外長戈夫。11月,胡錦濤主席在智利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新西蘭總理克拉克會晤。同月,溫家寶總理在老撾出席中國-東盟領導人峰會期間與克拉克總理會晤。
2005年5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吳邦國委員長應邀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克拉克、議長威爾遜、反對黨領袖布拉什等。10月,李肇星外長致信祝賀彼得斯擔任新西蘭外長。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吳邦國委員長電賀威爾遜再次就任議長。同月,李肇星外長在出席釜山APEC會議期間會見新西蘭外長彼得斯。12月,溫家寶總理在馬來西亞東亞峰會期間會見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同月,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在惠靈頓與新西蘭外交貿易部秘書長默多克舉行中新第16次外交部官員政治磋商。
2006年1月,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訪新,分別會見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外長彼得斯、貿易部長戈夫等。4月,溫家寶總理對新進行正式訪問,與新西蘭總理克拉克舉行會談,分別會見總督卡特賴特、反對黨領袖布拉什等。雙方就發展中新二十一世紀互利共贏的全面合作關系達成共識,并簽署司法、文化、教育和肉類產品檢疫等合作文件。6月,外交部部長助理何亞非訪新,與新西蘭外交貿易部副秘書長麥康年和威廉姆斯舉行磋商,并會見了新西蘭外長彼得斯。7月,李肇星外長在吉隆坡出席第十三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期間會見新西蘭外長彼得斯。8月,胡錦濤主席向新西蘭總督薩特亞南德發去就任賀電。同月,中聯部張志軍副部長訪新,會見新西蘭工黨領袖、總理克拉克、工黨主席威廉姆斯、總書記史密斯以及國家黨領袖布拉什和副領袖布朗利。1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訪新。同月,胡錦濤主席在越南河內出席APEC第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新西蘭總理克拉克簡短交談。李肇星外長在出席APEC部長會議期間會見新西蘭外長彼得斯。
參與互動(0) | 【編輯:劉羨】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