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 | 漢學家黑山:跨時空對話,亞里士多德與老子的“相遇”是巧合嗎?
中新社北京6月8日電 題:跨時空對話,亞里士多德與老子的“相遇”是巧合嗎?
——專訪斯洛伐克漢學家黑山
作者 柴敬博
當今世界,東西方文明互鑒離不開思想共識,對比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西方哲學思想,斯洛伐克漢學家黑山認為,西方的亞里士多德與東方的老子幾乎誕生于同一時代,二者存在著跨時空的聯系。東西方文明從“邂逅”到“融合”經歷了漫長過程,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對文明互鑒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示,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西方世界帶來進步與思考。近日,黑山女士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與中國結緣的50多年里,中國傳統文化因何引起了你的注意?為什么一直致力于推廣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
黑山:我出生在一個傳統的斯洛伐克天主教家庭,從小被教導要相信上帝并遵守十誡。隨著成長,我發現這種信仰并不是人類生命的真理。人可以多種方式看待世界,而不能把生活定義為上帝創造的空間。以至于我開始思考,應如何看待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好壞”、“對錯”之分。
后來我在布拉格查理大學學習漢語及中國古典哲學,但那時我不能前往中國留學。我在圖書館學習《道德經》和《荀子》等著作,發現中國哲學家比西方更現實地觀察了地球及自然、人類社會的真實規律。西方哲學中的“一神論”信仰違背并脫離了現實。我認為西方世界需要接受并學習中國哲學的智慧,彌補地球因人類的種種行為而遭到的破壞,建立人與人之間合作、團結的真實關系。
中新社記者:老子與亞里士多德幾乎誕生于同一時代。比如對“本原”這一概念,兩位哲學家不謀而合,這種歷史性“相遇”對現代中西方交流有何啟示?
黑山:老子和亞里士多德誕生于同一時代,在對“人”的思考中,二者在道德、政治觀點上有許多共同點,這不是巧合。
首先這起源于一個生物學事實,即世界上當時及現在的人類都是“Homo Sapiens”(智人,即人類在考古學上的學名)的后裔。根據人類非洲起源說,經歷了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現代人類種族可概括為白人(高加索人)、黑人(尼格羅人)、黃種人(蒙古利亞人)等。因此在心理認知和人類行為上,不同人種在人類學視角中存在極大共性。
二者的不同在于,老子誕生于公元前5世紀初的中國,他通過自然變化感知人類生命的進程,即地球上的生命處于由生到死的過程且無法規避,因此沒有超自然的神來創造生命。對老子來說,“道”本身創造了“德”。他認為,如果因為崇拜神而忽視、排斥自然法則就會受到自然的威脅。
西方哲學以“形而上學”(metaphysics)為哲學基礎。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發現了個體的思想世界,即人類是世界中的主體。借助邏輯思維,亞里士多德在此世界觀下創造了他的思想,后來發展成宗教及神學框架,成為西方世界的主流信念并以此讓整個世界基督教化。
東方哲學的思想是陰陽對立統一、與自然和諧共生,而西方偏愛宣揚“對立面的斗爭”,即以反對者姿態消滅另一方。事實證明,這種思想根源的不同對東西方交流產生了負面影響,甚至存在于現代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認為這也是西方需要中國哲學啟發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
中新社記者:你曾評價《道德經》是一本現代人類教科書,那么你理解的“道”是什么?這本古典著作因何成為國際漢學家譯介最多的中國典籍之一?
黑山:當下像亞里士多德和老子生活的時代一樣,地球上的人類需要“相互共存”的原則更重要。人類目前仍然無法確定,究竟什么是最準確的生命法則?由于人類是進化形成的,有義務接受地球的自然法則,而不是僵化地信仰西方創造的“上帝”神話。“道”指的是相信生命自然過程,我認為這更明智。
《道德經》比《圣經》更準確地表達了生命的智慧,這也是為什么這本中國古典哲學書籍能被西方翻譯并廣為流傳。人類需要了解地球的真實狀況,思考需要在自然規律中哪里妥協、哪里作為。生活不只是簡單活著,或滿足溫飽、貪圖享樂,應該對大自然的“警告”做出行動。
中新社記者:你翻譯的《道德經》2021年出版,在斯洛伐克頗受關注,為什么中國哲學思想能在西方廣受歡迎?
黑山:為詳細研究和翻譯《道德經》,1990年我同捷克哲學家埃貢·邦迪(Egon Bondy)對中國哲學家王弼的手抄本進行深入研究。我們都意識到,西方哲學史中存在誤導性的觀念,即堅信一個“反對派”與另一個“反對派”斗爭的必要性,并試圖消滅生活中每一個對立的“反對派”。這種觀念對世界造成了極大破壞,尤其是西方政治家以此作為意識形態工具,應用于現實所有的社會實踐中。我們發現《道德經》中的思考非常具有吸引力,并意識到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對西方哲學問題給出了恰當的回答。
當時我們出版了三個《道德經》譯本,在斯洛伐克獲得歡迎。埃貢·邦迪去世后,2007年我在中國看到《道德真經注》(河上公),認為這個版本更有助于現代讀者閱讀,其特點是標題簡潔及對全章節注釋。2020年我完成翻譯,2022年出版的3000本雙語書籍上市即銷售一空。斯洛伐克讀者對《道德經》的興趣如此之大,以至于我收到了斯洛伐克最受歡迎的報紙、電視節目的邀約采訪。斯洛伐克人像西方民眾一樣,仍堅守西方世界觀和基督教信仰,但現在有很多人開始質疑那些觀念的合理性。對于人類生命的規則,他們可能已在《道德經》中找到了比西方哲學更加準確和真實的解釋。
中新社記者:你如何評價和看待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國古典哲學思想為西方現代哲學思想帶來哪些啟示?
黑山:在中世紀脫離經院哲學后,西方古典哲學思想的啟蒙時期(17、18世紀)受到了中國哲學的啟發,當時是由耶穌會傳教士把它們傳播到歐洲。
從那時起,以萊布尼茨為首的哲學家對宋明理學進行研究,開始了現代歐洲自然辯證法的發展進程。亞里士多德與基督教的“存在論”已根深蒂固,以至于人們無法理解自然辯證法,只能以線性思維討論主體到客體的因果關系。
至今,現代歐洲學者并沒有放棄對“斗爭”的解釋和研究,這可能會成為未來人類社會巨大悲劇的原因之一。殖民主義、十字軍東征,這種存在“消除一切矛盾”的思想導致了無休無止的宗教戰爭,也成為了具有西方特色的生活方式。現在量子物理學與中國古典哲學都對人類社會做出了闡釋,啟發人們接受“對立面”的存在。西方人當然希望過更好的生活,也逐步了解中國哲學的智慧,但要從傳統信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并不簡單。
中新社記者:當前,西方非理性“反華”情緒抬頭,是否因為東西方的思想觀念存在沖突?未來應從何處著手,加強東西方文明互鑒?
黑山:中國人使用象形文字,西方世界使用字母。直到20世紀,西方被視為世界領袖,其他國家仿佛低人一等。西方中心主義誕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侵略性很強,至今還有人相信其霸主地位無法撼動。21世紀初,中國成為有能力領導世界經濟的大國,這當然讓西方感到震驚。
然而,人類在地球上的未來需要全人類的合作,而不是剝削和侵略。戰爭看似離我們遠去,而現實并非如此。中國古典哲學的智慧為人類文明世界提供了更有前瞻性的思考,我也認為有必要在世界范圍內盡可能推廣中國古典哲學的世界觀。
文化并無好壞之分,卻存在正確與誤導。世界文明的發展遠超想象,我希望有一天能夠看到西方與東方轉變為兄弟般的合作情誼。(完)
受訪者簡介:
黑山(MarinaČarnogurská),女,生于1940年,斯洛伐克漢學家,曾翻譯出版《道德經》、《論語》、《紅樓夢》等20余部介紹中國歷史、哲學和文學的著作。2015年榮獲第九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黑山自1991年以漢學家身份加入斯洛伐克最高科學機構斯洛伐克科學院(SAS)擔任高級研究員,專攻中國古典哲學、宗教與文學。
相關新聞: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