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 | 張元林:中華文化兼容并蓄的典范敦煌,對當今有何啟示?
中新社蘭州9月1日電 題:中華文化兼容并蓄的典范敦煌,對當今有何啟示?
——專訪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元林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敦煌,是古絲綢之路的樞紐城市和商貿文化重鎮(zhèn),史稱“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世界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在這里相會,成為中外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亦成為中華文化兼容并蓄的典范。
海納百川的敦煌文化如何形成?對中西方交流互鑒有何作用?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館員張元林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進行深度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自從西漢絲綢之路開通以來,往來客商使敦煌輝煌了千余年。來自東西方的不同民族、宗教等如何持續(xù)在此交流交往?
張元林:無論是從敦煌壁畫和文獻,還是敦煌出土的文物遺存,可知這一地區(qū)曾長期生活著多民族,并有多種文字并用的現象,各種東西方文化元素和蹤跡交融呈現的和諧畫面比比皆是。這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宗教在敦煌和睦相處的歷史事實,也是今天研究多種文明交流交匯的重要材料。
公元前2世紀,隨著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東西方之間商貿文化活動日益頻繁。從公元4世紀開始,以善于經商的粟特人為代表的西域胡商逐漸進入中原,在促進東西方經濟貿易交流的同時,也帶來了宗教、文化、語言、藝術等方面的交融互動。在漢晉以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上誕生的敦煌文化中,胡風元素也一直融合其中。
長年往返跋涉于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方僧侶、使節(jié)、商人,面對難以預知的漫長旅途,均渴望得到宗教神靈的庇佑。于是,敦煌的宗教和民間信仰亦呈現多元化傾向,如祆教、佛教、道教、景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在絲綢之路沿線流行過的主要宗教,在敦煌基本都有跡可循。
敦煌石窟中,除漢族人形象以外,還有吐蕃人、西夏人、回鶻人等少數民族,乃至中亞、西亞地區(qū)民族的形象。敦煌研究院保存的一件元代的六字真言碑,鐫刻有漢文、梵文、藏文、西夏文、回鶻文、蒙古文等多種文字。
由此可見,敦煌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主導的多元開放文化,并融入了絲綢之路沿線多個地區(qū)的民族文化,呈現開放、多元、包容的特征。
中新社記者:敦煌長期作為古代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門戶。在眾多文明交流交往中,不同文化和宗教如何實現和睦相處?這一過程如何充實豐富中華文化?
張元林:陸上絲綢之路暢通的一千五六百年間,敦煌是連接中外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節(jié)點。敦煌石窟的形成,同樣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果:以中原文化為基礎,大膽吸收印度、中亞、西域佛教藝術思想內容,進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敦煌文化和敦煌石窟藝術,并在不斷接受來自中原的傳統(tǒng)文化和佛教發(fā)展新成果的滋養(yǎng)中漸至興盛,其影響又沿著絲綢之路傳至周邊。
為什么在多元文明和信仰交織的敦煌,沒有出現民族宗教等紛爭和沖突?這也正是中華文化幾千年綿延傳承且生生不息的密碼——敦煌是扼控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但它并不是一個封閉保守的關隘,而是保障東西方人文商貿暢通的門戶。
自西漢設立敦煌郡始,當地居民一直是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構成。其間也歷經過如吐蕃、西夏、甘州回鶻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交替管控。長時間一起生產生活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不僅未因文化差異而“相互傷害”,反而“取長補短”、和諧共生,甚至還出現了“同窟禮佛”的罕見現象。這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的一個縮影。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賡續(xù)至今,就是在堅定傳承自己文化傳統(tǒng)的同時兼容并蓄、博采眾長的結果。敦煌文化的形成與興盛,也是這種文化胸懷的體現。中華文化對外來文明,向來不會表現得那么保守和排斥。各個外來少數民族也會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持以足夠理解與包容,這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中新社記者:自20世紀初敦煌藏經洞發(fā)現以來,敦煌學成為國際顯學。然而在敦煌學發(fā)展中,為何中外關系史研究未能引起足夠關注?如何破解這種困境與不足?
張元林:敦煌藏經洞保存了公元4至10世紀的寫本刺繡、絹畫、法器等各類文物約6萬余件,包括宗教典籍、經史子集、官私文書、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等,涉及古代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學、語言、民俗、音樂、科學技術等諸多領域,可謂是“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古代學術的海洋”。
敦煌藏經洞發(fā)現120多年來,在全世界敦煌學者苦心孤詣、深入研究下,使流失各地的藏經洞文物逐步被整理、刊布、出版,基本揭示了藏經洞文物有什么、是什么及其珍貴價值,逐漸形成“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的研究局面。在敦煌學百余年研究成果中,對中外關系也有所反映。
基于敦煌資料開展中外關系史研究極其重要,目前此方面仍有拓展提升的空間。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更重視利用中國傳統(tǒng)史籍,而在敦煌文獻的利用方面相對薄弱,這也是因為能夠供給學者研究的資料還不夠充分。同時,在學科建設層面,也沒有把利用敦煌材料來研究中外關系提到應有高度。
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進行“敦煌與中外關系史料整理研究”的國家重大項目,將從學科設置上引導和加強對于敦煌材料的系統(tǒng)整理,推動中外關系史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中新社記者:敦煌兩千多年來積累的東西方交流互鑒經驗,當今有何借鑒和啟示意義?對于“一帶一路”建設將發(fā)揮什么作用?
張元林:敦煌文化中蘊藏了中華民族燦爛豐富的文化內涵,集中體現了“以人為本”“平等”“包容”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以及絲綢之路上“互利共贏”和“多元交融”的歷史和文化胸懷。這蘊含了中國多民族融合統(tǒng)一國家形成的歷史必然性。
世界上留存下的很多文化奇跡,不少都遭到破壞,起因多是宗教沖突、種族矛盾等。但持續(xù)營建千年的莫高窟,基本沒有遭受到嚴重的人為破壞。這說明敦煌的歷史進程總體上是包容和睦的,不同的語言、文化、文字等都得到了應有的尊重。這種多元一體的文化形成過程,對于今人也將具有“潤物細無聲”式的影響。
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的今天,多元共存、兼容并蓄、互利共贏、尊重差異、理解包容等敦煌文化內涵,對于中外關系的發(fā)展,仍有指導性的借鑒意義。其承載的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等“歷史共鳴”,也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各方都能聽懂的語言。(完)
受訪者簡介:
張元林,歷史學博士,研究館員?,F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民進甘肅省委會副主委,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敦煌圖像學、敦煌藝術與絲綢之路藝術比較研究。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30日 10:04:53
- 2024年10月29日 22:14:18
- 2024年10月29日 21:50:56
- 2024年10月29日 21:48:30
- 2024年10月29日 20:11:10
- 2024年10月29日 19:58:49
- 2024年10月29日 14:21:06
- 2024年10月29日 13:48:29
- 2024年10月29日 09:36:41
- 2024年10月28日 22: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