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環境質量實現全局性改善
悠悠湘江,由南向北流淌,養育沿岸4000多萬人口,承載千年湖湘文化,被湖南人親切地稱為“母親河”。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湘江沿岸礦業、化工業等日益密集,這條沿線貢獻了湖南四分之三GDP的大河,一度成為全國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打響。
湖南衡陽市水口山的鉛鋅產量曾經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通過關閉近200家“小散亂污”企業,冶煉行業轉型升級,“世界鉛都”煥發新貌;在株洲市清水塘,133米高的煙囪不再“吞云吐霧”,15平方公里的清水塘地區正在布局智能制造等新產業;婁底市通過整治礦山、裸露山體、荒廢田地,讓原本寸草不生的錫礦山重現綠色……2021年,湘江流域水質優良率達到98.7%,較2012年提高10.6個百分點,其中干流省考斷面連續多年保持在Ⅱ類,地級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湘江治污的十年答卷,是我國生態環境狀況實現歷史性轉折的縮影。
從2013年開始,北京市民鄒毅每天堅持以照片的形式記錄北京的天氣。9年來,鄒毅鏡頭里的藍天一年比一年多。過去被京津冀百姓視為“奢侈品”的藍天白云,如今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常客”。
成都市民驕傲地說,坐在家里,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百里之外的西嶺雪山,感受唐代詩人杜甫筆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意境。2021年,成都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99天,為近10年來最好水平,能夠遙望雪山的天數有70天左右。
10年來,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打響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濃度下降25%,降至3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5%,重污染天數下降近四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國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上升17個百分點,達到84.9%,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7.1個百分點,降至1.2%。
全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雙雙超過90%。2020年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顯示,公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達到89.5%,比2017年提高10.7個百分點……
從北國山麓到南海礁嶼,從西部高原到東方沃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聞得到花香,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待逐步變為現實。
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提升
從上世紀70年代起,青海湖畔“沙進水退”持續了40多年,沙地將青海湖分離出了子湖。從2012年起,這里的地表形態開始發生“沙退水進”的轉折。如今,子湖又與大湖連在一起,地表已恢復到40多年前的狀態。
青海湖的變遷猶如一扇窗,透過它可以看到10年來我國對守護自然生態的不懈努力,可以看到神州大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著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以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毛烏素沙漠是我國四大沙地之一,10年來,這里的人們通過治沙造林將綠色向東推進了幾十公里,1萬多平方公里流沙止步生綠,從衛星遙感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沙漠變綠洲的奇跡。
8月的河北承德壩上,山花爛漫,林海蒼翠,游客紛至沓來。塞罕壩曾經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如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百萬畝人工林海,有效阻滯了渾善達克沙地南侵,每年為灤河、遼河下游地區涵養水源、凈化淡水2.84億立方米。
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陳智卿介紹,過去一年,塞罕壩攻堅造林6600畝,全部是在土層瘠薄的石質陽坡上。近年來,林場還開展了“5+2+3”闊葉樹種栽植試驗,推動混交林建設已完成2萬畝,20年內計劃完成40萬畝,在防蟲、防火、生物多樣性上形成更健康、可持續的森林生態系統。
我國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人工林面積長期居世界首位。2021年森林覆蓋率超過23%,森林面積達2.2億公頃,蓄積量達175.6億立方米。
海南長臂猿的叫聲高亢洪亮,響徹山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這種瀕危靈長類動物的全球唯一棲息地。經過多年來的科學保護和生態恢復,海南長臂猿已由最少時的寥寥幾只恢復到5群30多只,創造了世界珍稀動物保護的奇跡。
我國從2013年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到2015年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再到2021年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走過近10年歷程。從雪域高原的三江源頭到南海之濱的熱帶雨林,從白山黑水的虎豹棲息地到碧水丹霞的武夷勝景,國家公園建設為更好構建生態安全屏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夯實生態根基。
10年來,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劃定的全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不低于陸域國土面積的25%。一道道生態紅線覆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覆蓋了全國生物多樣性分布的關鍵區域。
10年來,我國已建立起較為完備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像野生大熊貓、藏羚羊、麋鹿等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狀況得到改善。部分珍稀瀕危物種種群逐步恢復,東北虎、東北豹、亞洲象、朱鹮等物種數量明顯增加。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多只,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說。
法律和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黑龍江磨盤山水源水質改善取得歷史性突破,“污跡斑斑”的甘肅東大溝成為重金屬污染治理樣板,寧夏沙湖實施水生態修復治理獲得美麗河湖提名,浙江嘉興以點帶面打好存量污泥處置翻身仗,長江岸線實現“綠色蝶變”,廣東增城牛仔服裝產業華麗轉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正推動著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生態文明法律和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大制度建設之一。
中央深改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此后,中辦、國辦印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以黨內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督察制度框架、程序規范、權限責任等,督察的法治基礎進一步夯實。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自2015年年底試點啟動,督察對象從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擴展到中央企業和國務院相關部門,為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提供了重要保障,取得了“中央肯定、百姓點贊、各方支持、解決問題”的顯著成效。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法治。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10年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相繼出臺,數十項改革方案接連實施,構建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四梁八柱”。
10年來,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稅法、核安全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10多部法律完成制定修訂,覆蓋各類環境要素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立。
河長制、湖長制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實踐。一條條江河、一個個湖泊有了專屬守護者,一大批民間河長、湖長踴躍上崗。
全國全面建立林長制的目標也如期實現。通過實行林長制,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從根本上解決保護發展林草資源力度不夠、責任不實等問題,初步實現了國家得生態、群眾得實惠的雙贏,顯示出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創新的良好成效和蓬勃生機。
(經濟日報記者 曹紅艷)
- 專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7:59:03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