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東西問 | 袁霓:印華文學如何推動文明互鑒?

        東西問 | 袁霓:印華文學如何推動文明互鑒?

          中新社雅加達10月27日電 題:印華文學如何推動文明互鑒?

          ——專訪印華作協主席袁霓

          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印尼華人文學(簡稱印華文學)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輝煌一時,在東南亞國家具有廣泛影響。1998年,袁霓與幾名志同道合者一起創立了印尼華文寫作者協會(簡稱“印華作協”)。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袁霓認為,華文文學的傳承、創作,可以讓更多印尼人了解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也可以讓更多中國人了解印尼文化和印尼文明,推動印尼與中國的文明交流和互鑒。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印華文學發端于何時?其經歷如何?

          袁霓:印華文學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歷史階段。

          1875年至1942年,被稱為印尼華人“馬來由文學”的開創與黃金時期,簡稱“僑生文學”階段;1942年至1965年,稱“華僑文學”階段;1966年至今,稱為“印尼華文文學”(簡稱“印華文學”)階段。

          由“僑生文學”到“華僑文學”,再轉型至“印華文學”的歷史過程,反映了各時期印華寫作人更迭和語文變化的情況,這與印尼社會歷史的演變關系密切。

          談及百余年的印華文學發展歷史,不能忽略華人先輩在100多年前經歷過的“馬來由文學”時期,因為它曾在印尼華人社會中風行半個世紀。

          “馬來由文學”出現于19世紀下半葉印尼民族覺醒的前夜,其作家中人數最多、最活躍和最具成就的是華裔作家。印尼最早出現的馬來語報刊不少是華裔創辦的,如1860年創辦的《馬來號角》,開始連載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通俗馬來語譯文。

        1912年出版的印尼馬來由文學《有刺的莉莉》。受訪者供圖
        1912年出版的印尼馬來由文學《有刺的莉莉》。受訪者供圖

          據統計,至1896年,印尼已擁有17種雜志,13種馬來語和爪哇語報紙,在全國初步形成報刊發行網。彼時,印尼華裔開始涉足印刷出版業,有了自己的印刷廠和出版社。正是這些華裔創辦的出版社,為華裔馬來由文學提供了生存土壤,為華裔馬來語作家提供發表作品的園地和渠道。

          印尼華裔文學活動從翻譯改寫中國古典演義小說開始,如《三國演義》《薛仁貴征東》《水滸傳》《梁山伯與祝英臺》《西游記》《花木蘭》等,以通俗“馬來由文學”或布袋戲的形式流傳了50多年,成為那個時期印尼華人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西游記。受訪者供圖
        西游記。受訪者供圖

          據法國學者蘇爾夢的不完全統計,那一時期印尼發表的翻譯改寫作品和華裔原創作品達3000多種,譯者和作者超800人,華裔原創的長短篇小說近1500部。從這些數字可以一窺那時“馬來由文學”的繁榮。

        印尼華裔馬來由文學第一集。受訪者供圖
        印尼華裔馬來由文學第一集。受訪者供圖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印尼華人族群意識興起,華人團體、華文學校、華文報刊雨后春筍般相繼成立,最有影響的是1921年雅加達的《新報》。

          這一時期,中國一批知名文化界人士如巴人、鄭楚耘、張國基、王紀元、楊騷等人到過印尼,在文化界播下了種子,先后影響了大批印華年輕作家和編輯人才,推動了印尼華人文學的蓬勃發展,形成了從1942年至1965年“華僑文學”的繁榮。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印尼華文文學作品,題材和風格多種多樣,從各個方面反映了華僑華人的歷史和現狀,描述了印尼華人和各族群的團結和友誼,是印尼華人文學史上的創作高峰期。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印尼當局嚴禁使用華文華語,印華文學受到嚴重沖擊。當時,只準許出版一份半官方的華文《印度尼西亞日報》來傳達政府的條例、法令、政策。所幸這份報紙的華人編輯為吸引讀者,增設了幾版副刊,一些年輕人堅持用中文寫作和投稿,“印華文學”猶如石縫中的小草頑強地存活著。

          中新社記者:1998年,華文在印尼剛剛解禁,您就和志同道合者創立了印華作協。當時您的初心是什么?

          袁霓: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我們一群失學的年輕華文寫作者開始向《印度尼西亞日報》副刊園地投稿,因而相識、相聚。1996年,我們聯系了一些同時代的華文作者和一些老作者,以中秋聯歡的名義辦了一次文學座談會。出乎意料的是,報名要參加的有200多人。當時舉行了兩場文學研討,成為印華文學的一個轉折點。之后,印華文學界人士每月都會進行一次規模不等的聚會,慢慢凝聚起情誼。

          1998年5月印尼社會發生動蕩后,我們認為應該用好手中的筆爭取權益,團結好印尼友人特別是印尼文學界的朋友,通過文學增進互相了解。我們15個志同道合者一起創立了印尼華文寫作者協會,就是印華作協。

          中新社記者:30多年來,印華作協運作得如何?印華文學有哪些創作成果?

          袁霓:30多年來,印華作協積極開展華文華語文化活動,出版新書、開辦華文書展、舉辦研討會;與各地文友交流、溝通、合作,擴大印華寫作者陣容;參加國內外各項文學活動;積極鼓勵和培育少年寫作者,做好薪火傳承的工作。

          為提高印華文友們的寫作水平,我們連續舉辦各種征文比賽、翻譯比賽和研討活動。除了積極推動和發揚華文文化,我們也非常重視與印尼非華裔作家的交流,推動印尼語和中文的雙向翻譯工作,把印華作品介紹給非華裔讀者,促進非華裔印尼人對華人文學和中華文化的了解。

          印華作協曾與印尼文學社聯合出版雙語詩集《印度尼西亞的轟鳴》,成為印尼華裔與非華裔文學團體第一部聯合出版的書籍,共收集50名華裔和50名非華裔詩人的詩作,每首詩都用印尼文和中文呈現。發布會現場聚集了300多名華裔和非華裔作家,引起很大轟動。

        2000年3月18日《印度尼西亞的轟鳴》新書發布會。受訪者供圖
        2000年3月18日《印度尼西亞的轟鳴》新書發布會。受訪者供圖

          2004年,印華作協在萬隆市承辦兩項國際會議,同時舉辦第五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及第九屆亞細安華文文藝營,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代表與會,這是印尼華文文學界第一次舉辦世界性文學會議。2014年,印華作協承辦了第十四屆亞細安華文文藝營;2018年,承辦有18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名作家參加的第十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向世人展現了印尼華文寫作者的實力和水平。

        第十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會場。受訪者供圖
        第十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會場。受訪者供圖

          通過頻繁交流,國外文學團體了解了印尼華文文學的發展,印華作協在世界華文文學界中的地位也得以確立。

          如今,印華作協在印尼擁有14個分會。作協會員的作品涉及華文文學的各領域,運用各種表現形式,佳作不斷。

          中新社記者:印華文學如何推動文明互鑒?印華作協在中印尼兩國文明互鑒中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袁霓:文學無國界。作為世界華人文學的一支重要力量,印華文學在推動印尼與中國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可以發揮獨特作用,印華作協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在創立印華作協時,我們將協會的宗旨確定為團結印華寫作者,交流寫作經驗,提高寫作水平,發展印華文學;透過文學與文化活動,提高印華族群與其他族群的人文關系;通過文學、文化活動增進印華文學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加強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在文明交流互鑒方面,我認為印華作協在三個層面可以發揮獨特作用:華裔與非華裔間的文化交流合作;印尼與中國之間的文明交流互鑒;印華文學與世界各國間的文化交流。

          每一種文化、每一種文明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作為印華作家,我們一方面傳承著中華文化、呈現著中華文明;另一方面又深受印尼文化的熏陶,體驗著印尼文明的魅力。文學讓兩種文化、兩種文明交流互鑒、交相輝映,印華作協責無旁貸、也大有可為。(完)

          受訪者簡介:

          袁霓,原名葉麗珍 ,祖籍中國廣東梅縣,生于印尼雅加達,第三代華裔。印華寫作者協會(簡稱“印華作協”)主席、印尼華人作家。從小深受華文文學影響,醉心于文學創作。著有短篇小說集《花夢》、微型小說集《失落的鎖匙圈》、散文集《袁霓文集》、中印尼雙語詩集《男人是一幅畫》、詩合集《三人行》等。

        【編輯:姜雨薇】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 |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 日本少妇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乱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