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在總書記心里有著特殊的分量。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殷殷囑托:“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
人勤春早。臨近春節,從嶺南大地到東北平原,一派糧食生產年年抓緊、季季壓茬的忙碌景象。
“你瞧,這油亮的黑土地,玉米畝產2000斤!”黑龍江省海倫市東林鎮富興村種植大戶陳維友2022年種植了1200畝玉米。大農機護航,耕種收不費勁。“國家獎補大豆種植,咱響應號召,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盼著有個好收成!”
“良種,良法,抗災奪豐收,我這合作社2022年夏糧小麥實收畝產927.02公斤,大秋作物3000畝玉米也喜獲豐收。”一年兩季,豐收加碼,安徽省渦陽縣店集鎮宋牌坊村糧農宋來寶笑了。眼下,他正忙著給剛泛青的冬小麥進行機械化噴灌保墑。2022年宋來寶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小麥示范田,單產刷新了全省紀錄,老宋種糧的勁頭更足了。
一塊田一塊田管,一壟地一壟地抓。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國糧食生產再奪豐收,糧食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喜獲“十九連豐”。一路走來,殊為不易,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731億斤、增產74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大豆自給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
今年,我國將確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7億畝以上,力爭有所增加;確保糧食產量在1.3萬億斤以上,力爭多增產。目前,冬小麥面積3.3億畝以上,墑情比較好,基本可以實現壯苗越冬。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各地區各部門不誤農時、茬茬壓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十年上了2個1000億斤臺階,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厚植了基礎優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創造了有利條件,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種糧農民有賬算、有錢賺、得實惠
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到戶到田,糧食生產關系不斷完善,億萬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
——制度措施落細落小,落在糧農心坎上。
“這兩年,秈稻和小麥最低收購價又漲了,玉米市場行情越來越好,種糧補貼拿到手,去年我家夏糧秋糧豐收又增收。”安徽鳳臺縣沿淝糯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宏斌說,“目前,越冬小麥都換上了優質強筋新品種。”
政策春風,滿地生金。
“糧食托市收購,保險跟著種糧走,有國家給咱兜底,種糧放心著呢!”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糧農喬文志領辦了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運用數字技術,集育種研發、基地種植、稻米加工、休閑旅游于一體,優質大米銷售到200多個大中城市。
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強化農民種糧收益保障,國家穩定和完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等政策,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中央預算內投資、省級統籌的土地出讓收益使用向產糧大縣傾斜。2022年,中央財政累計下達糧食生產補貼資金3500多億元,中央財政還分3批累計下達種糧農資補貼資金400億元,直接補貼到種糧農民手中。今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和補貼力度,切實提高種糧農民和糧食主產區“兩個積極性”。
——黨政同責,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
“糧食生產穩字當頭,核心就是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山東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處長陳黎明介紹,今年,將繼續確保春季農業生產應播盡播,濟南調撥專項資金,引導擴大糧食生產,對完成糧食播種面積任務的區縣給予獎勵。
穩面積、穩產量,中央明確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把糧食產量納入宏觀調控目標,進一步壓實了糧食生產責任。
“俺最上心的是種植面積,有了面積,產量才有保證。”說到種糧,河南滎陽新田地種植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杰很得勁:“俺們一個合作社,就流轉了10萬畝耕地!今年備耕,要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在優質、專用糧油供應上下足功夫。”
強化責任落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些年,國家采取強有力措施恢復早稻生產,早稻播種面積大幅增加。目前,我國確保水稻面積常年穩定在4.5億畝左右、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今年,我國將分品種壓實種植面積,以大豆、玉米為重點啟動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工程,再擴種大豆油料1000萬畝以上,力爭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1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農惠農富農、重農抓糧制度基礎不斷鞏固,糧農有賬算、有錢賺、得實惠。2022年,我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390萬家、222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覆蓋面積18.7億畝次、帶動小農戶超過8900萬戶。十年來,農民收入提前實現“倍增計劃”。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33元、實際增長4.2%。
確保糧食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
糧穩安天下。我國糧食產量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糧食產能基礎越來越牢。
“耕地質量好,種糧有依靠。”正忙著給越冬小麥田管,江西遂川縣雩田鎮種糧大戶郭海生有底氣,“有了高標準農田,大型農機進出方便,一畝水稻連收帶運,只需300多元,去年畝均產量比以前高出80斤以上。”
藏糧于地,耕地保數量、提質量,“飯碗田”更有勁。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2年底,全國已經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新征程上,我國將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今年要繼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500萬畝,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
藏糧于技,種田挑上“金扁擔”,糧食生產效率更高了。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今年,我國將加力推進技術裝備研發應用,針對急需的重大品種和技術,用好種業振興行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三大抓手,爭取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丘陵山區適用機械等短板技術能夠盡快突破。
——質量興農、品牌興農,以提質為導向,發展方式向綠。
“這是咱的‘九月翡翠’,稻穗是橙紅色的,稻殼是黑色的,剝開以后,稻米是綠色的……”吉林省永吉縣一拉溪鎮九月豐家庭農場負責人肖建波很自豪,農場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口碑好,市場俏。
投入品減量化,種植生態化,如今這里已經形成稻米種植、觀光、研學、農旅、加工、銷售的三產融合產業新形態。農場采取“村企合作”形式,發展綠色水稻種植產業,春節前給當地脫貧戶分紅了20多萬元。“下一步,農場要堅持綠色生產,推進綠色加工,加快田間連車間,大米直接加工廠,讓種糧效益更有保障。”肖建波信心滿滿。
糧食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提質增效取得扎實進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年年抓緊,數量上有保證,質量上有保障,發展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目前,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6%以上,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產量占比達到11%,數量累計達6.2萬個。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流量成為新農具,高標準農田成為新農資,稻麥年年千層浪,一幅幅壯美的糧食生產畫卷鋪展在廣袤田野,展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新氣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新征程上,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方位夯實糧食根基,把糧食安全責任牢牢扛在肩上,定能迎來一個又一個穰穰滿家的豐收年,鄉親們日子定會越過越紅火!(人民日報)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2日 20:37:05
- 2025年01月02日 15:50:29
- 2025年01月02日 08:45:06
- 2025年01月02日 08:24:55
- 2025年01月02日 07:58:35
- 2025年01月02日 07:33:30
- 2025年01月01日 19:33:48
- 2025年01月01日 16:12:18
- 2025年01月01日 15:45:24
- 2025年01月01日 1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