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當好父老鄉親的健康守護人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兔年春節是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首個長假,在紅火的年節里,全國各地各部門扎實履職盡責,凝聚防控合力,在辭舊迎新之際,切實守護好廣大父老鄉親,為新一年的安康順遂寫下序章。
推動醫療資源下沉,關鍵時刻有“醫”靠。春節期間的返鄉潮帶來了更大的人口流動性,因此,廣大基層地區充分做好醫療資源的擴容下沉與均衡布局,暢通各級醫療中心轉診機制,將防疫服務覆蓋到鄉村每個角落,最大程度降低重癥病亡率。在春節期間的廣大農村,村醫成為防疫一線的主要力量。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單位紛紛發揮“哨點”作用,通過組織村醫日常入戶巡診、設立問診熱線、組建義診團隊等方式,為農村群眾提供便民醫療。而遠程智慧醫療、定期駐點巡診等方式,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依托優質醫療資源,對基層疑難危重病患救治提供有效指導。
全力保障重點人群,織密健康“安全網”。一些地方通過做細農村網格化管理服務,完善分級分區包片聯系服務農村重點人群工作機制,進一步壓實對重點人群的包保責任,令其得到充分關懷與及時救治。在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為保障65歲以上老人、6歲以下兒童等重點人群健康,當地配備了113支醫療服務小分隊、1965名網格員,開展聯系走訪、用藥指導、代購代辦等服務。在北京市順義區李橋鎮,當地細致摸排重點人群信息,及時提供問需服務、發放健康慰問包,并提供24小時、線上線下聯動的貼心服務,全力做好重點人群保障。
加強防疫知識科普,筑牢防疫“防護盾”。相對于城鎮地區,廣大農村群眾對新冠病毒感染的基本知識掌握尚有欠缺。因此,須持續加大防疫科普宣傳力度,幫助群眾充分及時了解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并進一步豐富群眾自我防護手段、提升自我防護能力意識。春節期間,多地通過基層干部上門、農村大喇叭、開設展板櫥窗等方式,宣傳疫情防護科學信息;一些鄉鎮街道則不斷加強宣傳陣地建設,通過建設市鄉村三級宣傳微信號體系、開展知識講座、志愿者送“策”進家等方式,進一步引導群眾在新形勢下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和健康管理,完善對疫情的科學認識,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春回大地,日暖神州。統籌各方資源力量,落實落細防控工作,方能在萬家燈火中,當好父老鄉親的健康守護人,提振戰勝疫情的信心。(作者:裕民)(光明日報)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6日 22:38:15
- 2025年04月06日 16:59:56
- 2025年04月06日 10:01:34
- 2025年04月05日 17:20:05
- 2025年04月05日 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