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肖皓:中非經貿合作如何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
中新社長沙8月7日電 題:中非經貿合作如何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
——專訪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執行秘書長肖皓
中新社記者 白祖偕 魯毅
中非經貿博覽會作為中國同非洲各國開展經貿合作和交流對話的重要平臺,越來越受到海內外的廣泛關注。中非經貿博覽會如何推動中非經貿合作?中非經貿合作如何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共同助推全球經濟增長?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執行秘書長、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肖皓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就前述問題進行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非經貿合作近年整體情況如何,有何特點?
肖皓:中國有句古話:“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同心者,不以日月為限。”中非經貿合作始于20世紀50年代,從無到有、由小及大不斷發展,從對非開展以援助為主的經濟技術合作,到互惠互利的貿易投資合作,彰顯了中非雙邊發展的互補性和生命力。特別是近年來,在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中,面臨新冠疫情、非洲債務風險等多重壓力,中非經貿合作發展迅速,互利共贏的中非經貿合作向“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方向發展。
一方面,中非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2023》顯示,2022年,中非貨物貿易總額達2820億美元,同比增長10.9%,中國連續14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地位。具體來看,中國對非洲出口車輛等運輸設備增長較快,自非洲進口農產品增長明顯,近年年均增速達11.4%。這得益于中國持續拓寬非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實施貿易便利化措施,擴大最不發達國家98%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范圍,支持非洲非資源性產品對華出口。另外,中非雙方在跨境人民幣結算、跨境電商和云支付等服務貿易方面持續拓展合作,中非貿易在多領域取得新進展。
另一方面,中國對非投資日益活躍。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投資非洲,中國對非直接投資額快速增長,成為對非投資增速最快的國家。投資領域除了傳統的采礦業、建筑業外,金融服務、航空航天、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轉型等領域也得到拓展。此外,中資企業積極開展本土合作、聯合生產,投資模式不斷創新,提高了非洲國家輸出產品附加值。
中非經貿合作雖然亮點紛呈,但現有合作主要集中在少數非洲國家,合作區域存在不平衡。另外,國際競爭加劇、地緣政治沖突、世界經濟衰退、能源結構轉型等因素,也給中非經貿合作帶來壓力和挑戰。
中新社記者:作為探索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的重要平臺,中非經貿博覽會做了哪些有益實踐?釋放了哪些新機遇?
肖皓:中非經貿博覽會是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的經貿合作平臺,每兩年舉辦一次。不同于在其他國家舉辦、由企業主導的商品展示交易平臺,博覽會匯聚中非國家政府、地方、智庫、企業等各方力量,通過“會、展、談”的方式,展示中非經貿合作新成果與新商機,并發布《中國-非洲貿易指數報告》《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等智庫成果,是中非雙方開展經貿交流合作、人文交流的綜合型平臺。
湖南作為中非經貿博覽會的主辦地,也是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這兩大國家級平臺相互聯動,共同發展。博覽會主要發揮資源整合和宣傳推介優勢,加速中國對非經貿合作資源集聚先行區拓展;先行區則依托湖南自貿試驗區,深入推進新型易貨貿易、非資源性產品進口等中非經貿合作制度創新。二者相互促進,開辟了中非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打造了中國地方對非經貿合作的新窗口。
中非經貿博覽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向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非洲國家開放中國巨大的商品市場,促進這些國家的出口貿易發展。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展示了來自非洲國家的近1600類商品,并推介非洲產業園區、合作政策,向中國投資者展示了非洲潛在的龐大市場和發展機遇。同時,博覽會挖掘數字創新、綠色發展等新增長點,發布《非洲數字經濟發展指數與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報告(2023)》,加強中非之間供需對接、經驗分享并務實開展合作項目。
除了聚焦經貿合作,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還搭建人文交流平臺,宣介中非在青年和婦女、智庫等方面的合作成果,進一步拓展中非經貿合作空間,推動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鑒。
中新社記者:中非經貿合作在實踐中還有哪些困難?雙方應做哪些努力?
肖皓:中非經貿合作仍面臨一些瓶頸和政策障礙。一是中非標準合作機制尚不完善,部分中非貿易品標準不兼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非貿易高水平發展和產能合作規模提升,應繼續加強中非制度型開放合作,健全標準合作體系。二是金融政策支持不足,部分非洲國家外匯匱乏、債務繁重,導致對非投資融資難,資金回款風險加大,需健全對非合作風險防范預警和管理機制,還要繼續探索人民幣跨境使用新模式。三是非洲國家基礎設施薄弱,產品供給能力不足,雙方還需創新合作方式,開展產能合作,促進中非產業鏈融合。
此外,隨著中非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個別西方國家對中非友好交流與合作的干擾和遏制也在逐步加強。從非洲來看,當地接收到中國真實的信息、聲音有限,受西方宣傳影響,還有很多人對中國的認識存在一定偏見,對中國在非發展持審慎態度。
對此,應繼續發揮中非經貿博覽會這類平臺的作用,匯聚對非合作資源,構建對非政策對話、企業合作、智庫研究、人員往來、貨物流通的載體。例如,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已與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發展研究院等非洲智庫開展交流,在中非經貿合作政策、推動人文交流方面展開探討,促進資源共享,匯聚中非智庫力量。
中新社記者: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多重挑戰。在此背景下,中非經貿合作如何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共同助推全球經濟增長?
肖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面臨共同的發展任務。面對全球氣候危機、經濟發展趨緩、世界地緣政治關系的調整,如何推動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構建高質量中非命運共同體,是中非雙方的課題。
一要強化頂層設計,制定中非經貿長期合作戰略規劃。中非雙方在應對疫情沖擊、經濟衰退、綠色發展等全球議題上,在推進落實“九項工程”進程中,應進一步與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加強溝通協調、增進互信、互相支持。
二要培育中非“經貿+”合作新內容。在人文交流、公共衛生、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中非雙方應發揮各自優勢,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非洲發展能力建設,擴大合作成果。除了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中國還應鼓勵中小企業廣泛參與中非經貿合作,各地方省份也應加強協作推進對非經貿合作。同時,中非雙方要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非經貿合作新故事,提升非洲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加快非洲融入全球和區域價值鏈。
三要創新合作模式,探索更接地氣的合作路徑。非洲國家眾多,發展基礎、經濟政策等各有不同,中非雙方應在遵循WTO等現行國際經貿規則基礎上,大膽探索符合中國及非洲各國實際情況的經貿合作規則,在外匯、準入、標準、市場、合作方式等方面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引導支持貿易多元化、開展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為國際合作開拓新型道路與模式。(完)
受訪者簡介:
肖皓,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中非經貿合作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同時兼任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執行秘書長、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青年論壇副秘書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國際商務談判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非經貿合作,開放經濟系統建模及政策應用,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4項,出版或參編專著5本,在《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西亞非洲》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研究成果獲教育部人文社科獎三等獎、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次)、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7:59:03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