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陳遲:這塊石碑如何記載中國“揭開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中新社福州11月21日電 題:這塊石碑如何記載中國“揭開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專訪福州市長樂區鄭和史跡陳列館館長陳遲
中新社記者 龍敏
20世紀30年代,距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圣壽寶塔不遠處,一塊石碑的出土轟動海內外。這塊由鄭和刊立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記錄下空前絕后的航海壯舉,是鄭和史跡陳列館內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物。
這塊石碑如何記載中國“從海上走向世界”,“揭開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福州市長樂區鄭和史跡陳列館館長陳遲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天妃靈應之記》碑是如何發現的?這塊石碑為何被稱為“鄭和碑”?
陳遲:1930年,一位農民在長樂南山天妃宮遺址處(現鄭和史跡陳列館)挖土時發現了這塊碑,當時的長樂縣縣長吳鼎芬派人將碑移到縣署“思善齋”側。吳鼎芬離任后,此碑被亂草掩蓋。1935年,王伯秋擔任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兼長樂縣縣長時,偶然在縣署檔案中看到相關記載,在草叢中發現后摹拓碑文,分寄海內外學者鑒定。
石碑在當時的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學者紛紛評述、考證,掀起研究熱潮。抗日戰爭爆發后,為免遭破壞,此碑被運至福建省南平市保存,后被移到現長樂師范附小院內。
《天妃靈應之記》碑高162厘米、寬78厘米、厚16厘米,全碑陰刻,碑額篆書“天妃靈應之記”,周邊飾以祥云捧月(日)圖案,碑身飾一周纏枝花卉紋。碑文楷書,清晰可讀,凡1177字,語言精練。為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命人所刻,因此也被稱為“鄭和碑”。
中新社記者:為何說《天妃靈應之記》碑是先輩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
陳遲:《天妃靈應之記》碑文前一部分記載了鄭和奉命率領船隊不畏艱險、乘風破浪的遠航歷程,以及鄭和等人修建長樂南山宮殿群的過程,并褒揚了天妃(媽祖)的神力。后一部分主要記載鄭和船隊七次(疑應為前六次)奉使西洋的時間、地點、人員,和所到國家進行貿易及友好往來情況。有關記載對史學研究貢獻突出,可以說是古人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
按照碑文記載,鄭和下西洋旨在“赍幣往賚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天妃靈應之記》碑載“大小凡三十余國”,鄭和足跡遍及亞非,形成密布于“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網。鄭和船隊一般以南京港為啟航點,通過長江,經劉家港入海航至太平港駐泊,再由長樂閩江入海。鄭和下西洋曾駐泊的國外港口,如占城、滿剌加、蘇門答剌、古里、忽魯謨斯等,均是重要的貿易港。
鄭和下西洋,推動了中外和平友好交流,促進了對外經濟貿易。許多國家的國王及親屬、使臣,紛紛隨同鄭和寶船來華朝貢,從福州或泉州上岸,然后再由驛道進京。有些使節和親隨甚至會在長樂住上一段時間。石碑記載永樂十五年,鄭和下西洋時,各國爭先進貢本國的珍貴動物,其中“忽魯謨斯國進獅子、金錢豹、大西馬,阿丹國進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長角馬哈獸,木骨都束國進花福祿并獅子,卜剌哇國進千里駱駝并駝雞,爪哇、古里國進麋里羔獸”。鄭和七下西洋及其后一段時期,長樂太平港成了閩地重要的貿易港口。
中新社記者:對于鄭和下西洋,《天妃靈應之記》碑修補了哪些文獻記載的失誤和不足?鄭和為什么選擇從福建長樂“伺風開洋”?
陳遲:關于鄭和下西洋的往返年代和意義,過去一直以乾隆年間張廷玉編修的《明史》為準。事實上,《明史》中關于鄭和七下西洋的記載有不少錯誤。《明史》認為,鄭和下西洋旨在尋找建文帝并展示大明兵力。但據《天妃靈應之記》碑記載,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往諸番國,開讀賞賜”。前者的說法是出于政治目的,為后來學者所編撰,后者為鄭和親自刊記,可信度更高。
從長樂“伺風開洋”,首先是由于這里地理區位優越。長樂地處閩江入海口南岸,西北瀕江,與省城福州隔江相望;東臨臺灣海峽,是長江口和珠江口之間海岸線的中點。長樂可以在寶貴有限的東北季風期間,“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更快抵達西洋;靠近媽祖故鄉莆田湄洲島,便于鄭和前往拜謁媽祖祖廟。長樂毗鄰省城福州,有“鎮守太監”等協助,有閩江口五虎門、梅花千戶所的護衛,安全上更有保障。
其次,長樂太平港是理想的泊舟良港,具備水深、港闊、避風、出入方便、淡水充足等條件。太平港西北的上洞江和東北的下洞江均與閩江相接,形成太平港之水“兩頭漲”的奇特現象。太平港的船只,可同時從上洞江和下洞江順潮進出,通行效率高。太平港港內水源來自閩江,保證了船隊淡水供應。
再次,長樂氣候適宜,素以“魚米之鄉”著稱,得益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條件,暖熱濕潤,夏無酷暑,冬少霜雪,吃、住、穿等條件較優越。最重要的是,長樂的主導風向為東北,每年從10月至次年3月間,多刮東北大風,閩江口風力更是強勁,通常五六級,甚至七八級以上。在以風為動力的帆船時代,這種氣象條件正是鄭和船隊揚帆開洋所必須具備的。
最后,長樂擁有雄厚的航海人力資源。鄭和船隊以福船為主,長樂及周邊連江、福清等地的沿海港口,擁有眾多的造船、航海技術人才。
中新社記者:在世界航海史上,鄭和下西洋有何重大貢獻和重要意義?
陳遲:鄭和下西洋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事業的頂峰,也是世界航海業發展的里程碑。鄭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時間早、規模大、技術先進、活動范圍廣的洲際航海活動,比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的航行早了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早了114年。鄭和下西洋時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風運用和航海氣象預測等方面的技術和航海知識,在當時處于世界前列。
鄭和下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促進海外貿易發展,增強了中國在海上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
在下西洋過程中,鄭和帶領船隊到達印度洋、非洲東海岸等地,開辟了新的貿易路線,促進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還在海上進行科學考察和地理勘探,為中國的地理知識和海洋科學作出了貢獻。
中新社記者:當下,重溫《天妃靈應之記》碑,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為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什么啟示?
陳遲:鄭和下西洋期間,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貿易,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制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貨物,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鄭和下西洋向海外傳播科學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禮儀、宗教藝術等中華文明,將中國在建筑、繪畫、雕刻、服飾、醫學等領域的文化和技術帶入亞非國家,向當地人民傳授鑿井、筑路、捕魚技術,推廣農業技術和農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貨幣、歷法、度量衡等。同時,亞非國家文明成果也傳入中國。中外文明實現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系,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國既有陸域又有海域,中華民族為探索海洋奧妙、發展海洋事業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600年前,面對人類還知之不多的廣闊無垠的海洋,面對險象環生的長途遠航和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鄭和與他的船隊,以無畏的英雄氣概,繼漢、唐、宋、元各代與世界各國人民陸上交往的不斷擴大,又開辟了中華民族從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紀元。(完)
受訪者簡介:
陳遲,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鄭和史跡陳列館館長、中國鄭和研究會會員、長樂鄭和研究會副會長、長樂美術家協會理事,長期從事鄭和文化和“海絲”文化研究與宣傳工作。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7:59:03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