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教育界檢討2019年課綱 區桂芝等教師盼停止實施
中新社臺北5月30日電 (記者 劉舒凌)在臺灣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月30日召開的一場公聽會上,區桂芝、吳昆財等教師指出,現行的12年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各學科均可看到嚴重錯誤,盼馬上停止實施,迅速設計新課綱。
臺灣現行課綱,2018年8月由臺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修訂、2019年9月正式實施,跨小學、初中、高中三階段。該課綱在修訂期間就伴隨許多爭議和批評。30日在臺立法機構舉行關于高級中等教育“修法”暨2019年課綱實施檢討公聽會,全臺各地有許多教育團體、教師與學生代表出席并發表意見。
批評現行課綱刪除顧炎武《廉恥》一文受各方關注的臺北第一女子高中語文老師區桂芝當天指出,該課綱的設計完全忽視當前臺灣高中教學的實際問題,如“學習歷程檔案”的新制度給學生帶來巨大壓力,多元選修及跨科合作流于形式。她呼吁臺灣教育事務主管部門立即行動,恢復舊的課綱,并迅速設計新課綱以緩解目前困境。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主任吳昆財強調,現行課綱歷史科教學違反歷史教育原則,有去整體性、去主體性、去人物化、去脈絡化等問題。他質疑,民進黨當局為遂行“去中國化”目的,不承認上千年兩岸互相依存的地理和歷史關系,美化荷蘭、日本殖民統治,是以偽命題的多元社會取代數百年來臺灣的中華文化主流價值。這位教授建議,重啟馬英九時期的歷史課綱微調版,或是與現行課綱并行,由教學端自行采用。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也在陳述當前高中生基礎學科能力弱化的問題時指出,2019年課綱有文史課程“政治掛帥”的現象,語文科刪掉了75%的古文篇章,歷史科剝奪了學生對時序脈絡的了解以及“去中國史”,都重傷學生的學科能力。
中國國民黨“立委”葉元之指出,2019年課綱歷史科因授課時數縮減,內容少得可憐,高中學生最后只有強行記住年份及相關歷史大事,沒有故事、沒有脈絡,變成一個索然無味的背誦課程,也無法得到任何啟發、借鏡。
該黨另一位“立委”、當天會議主持人柯志恩在會中指出,臺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已公布適用現行課綱第一屆學生的表現,他們的成績和往屆學生相比普遍下降9%到20%。她認為,現行教育體系導致學生基礎能力不足,希望透過討論為體制帶來積極的變革。(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7日 14:34:02
- 2025年04月07日 13:31:18
- 2025年04月07日 12:55:15
- 2025年04月07日 10:05:57
- 2025年04月06日 22: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