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北京文化論壇丨王銘:“整體的人類遺產”何以美美與共?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整體的人類遺產”何以美美與共?
——專訪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文化遺產學系副教授、北京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銘
中新社記者 杜燕
中國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大國。今年7月,“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擴展項目,中國的世界遺產項目達59處,居世界前列。
近日,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文化遺產學系副教授、北京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銘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圍繞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展開解析,探討體現“整體的人類遺產”(Human Heritage as a Whole)的普遍意義,以及遺產保護進程中人與遺產的互動、共生。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這些年如何切實提高遺產保護能力和水平?如何在世界遺產保護中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王銘:北京中軸線遺產內涵多元、載體多樣、空間多點。承載遺產價值的15處構成要素,以及構成要素之間必要的連接區域,即為總面積約5.9平方公里的遺產區;緩沖區覆蓋面更廣,包含遺產區周邊且與北京中軸線形成和發展聯系緊密的區域,總面積約45.4平方公里,涵蓋了北京老城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對于老城整體性保護意義重大。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從《世界遺產名錄》角度而言,真實性、完整性保護是世界遺產保護的基本原則,中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一直強調整體性保護,近年來進一步強調系統性保護。
中國提供了可行的“中國方案”,將多種遺產類型置于整體視角考慮,強調文化遺跡和自然生態的景觀互動、人的核心作用、預防性保護、民眾參與保護的重要路徑,以進一步體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出“整體的人類遺產”的普遍意義,實現遺產保護進程中人與遺產的互動、共生。這可以看作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重要抓手。
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是重要基石,推動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成為新時代中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
中新社記者:這些年,中國在文化和自然遺產傳承利用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哪些方面需進一步完善?
王銘:中國自2006年起設置了“中國文化遺產日”,2017年起調整設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既體現了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整體性保護理念,又融入非遺傳承、傳播的諸多活動,推動在遺產保護基礎上的活態傳承。
活態傳承非常關鍵。此次北京中軸線申遺過程中,廣泛且熱烈的公眾參與就十分具有代表性,體現了文化遺產和現代生活的連接。
近年來,文化遺產與博物館的結合越來越多,“讓文物活起來”成為耳熟能詳的聲音,“博物館熱”成為重要的社會現象,北京等城市大力建設“博物館之城”成績亮眼,文化遺產與文創產業、文化旅游等相結合……這些行動都在積極助推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中新社記者:文化和自然遺產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有何重要意義?
王銘:隨著今年7月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的錘聲落定,全球世界遺產總數已達1223處。這些文化和自然遺產既是各國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此次申遺成功擴展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實際上是一個更大范圍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中的中國東部沿海段落,特別需要通過國際交流來共同保護全球遷飛候鳥的棲息地、停歇地和越冬地。
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運河是連接世界的“文化使者”,通過運河文化國際交流,中國與世界諸多運河歷史文化城市以運河為媒,打開了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今年還是“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申遺成功十周年。這是中國與中亞國家跨國申遺的成功代表,申遺過程體現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交流合作。
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并向多國聯合申遺的角度努力。
這些都是文化和自然遺產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的典范,將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互鑒和文明對話。
此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需要建立在同理心、共情力基礎上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正是整合“整體的人類遺產”的基礎,有助于發揮文化的國際交往功能,推動世界各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記者: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文明交流互鑒有何意義?
王銘:包容性是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之一。無論是類型多樣的中國文化遺產,還是中國與世界各國開展文明交流,都深刻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形成了開放體系,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歷史延續和當代形態,應該也必須堅持文明交流互鑒。
大家已熟知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國大運河、“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世界遺產,以及正在積極推進跨國申報的海上絲綢之路,都體現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印記。
這些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典型例證,在其保護、傳承、利用的一系列具體過程中,不僅融入國際視野、世界眼光,也受到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深刻影響,遺產的普遍價值更加彰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將進一步作用于文明對話,以世界各國文化的多元基因相互碰撞、交流,激發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更多可能性。(完)
受訪者簡介:
王銘,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文化遺產學系副教授、文化遺產專業負責人、北京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碩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博士后。北京史研究會理事,大運河文化研究會會員,通州區大運河文化講習所特聘專家,中國民間信俗澳門研究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禮制史、北京文化遺產、大運河、非遺等領域研究。在《中國史研究》《考古》等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編出版《青少年文化遺產常識》《燕趙風骨》等系列文化遺產考察報告集,以及《北京運河非遺對話錄》《京西論“道”——石景山歷史文化縱橫談》《通州歷史》等。
- 專題:2024北京文化論壇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
- 2024年12月20日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