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黨和國家第八次表彰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也是首次由國務院表彰調整為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明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核心要義和本質內涵,深入揭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內在邏輯,對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黨的民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講話思想深邃、視野宏闊、催人奮進,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黨的民族工作史上又一篇光輝的綱領性文獻。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大團結,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匯聚磅礴力量。
一、堅持“兩個結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多年來,我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這是百年來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增進中華民族大團結、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必由之路,具有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這條道路來源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偉大進程。我們黨自成立起,就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我國民族問題,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新中國成立后,黨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榮為主要內容的民族理論和民族工作方針政策。改革開放以來,黨將民族工作重心轉移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將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作為民族工作的主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民族工作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統籌謀劃,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理念,明確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4年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并提出殷切希望。圖為9月25日,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里,當地群眾歡聚在民族團結誓詞碑周圍,學習總書記的回信精神。 新華社記者 王靜頤/攝
這條道路是尊重歷史、符合國情、順應人心的正確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條道路著眼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整體利益,最大限度把各民族凝聚起來,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深刻闡明了這條道路的獨特優勢和前進方向;強調“這條道路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確保各族人民真正獲得平等政治權利、共同當家做主人”,深刻總結了這條道路的成功之道和價值理念;強調“這條道路正確把握維護國家統一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關系,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深刻闡明了這條道路的重要原則和根本任務。這三個方面的闡釋,把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作為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刻揭示了這條道路的核心要義、本質內涵和時代特征。沿著這條道路,黨的民族工作不斷取得歷史性進步,我國少數民族面貌、民族地區面貌、民族關系面貌、中華民族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進入新階段。實踐證明,這條道路是完全正確的。
這條道路為世界解決民族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放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多民族國家,普遍面臨建設統一的多民族現代國家的任務。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有的國家民族問題愈演愈烈,有的地區因為民族問題戰亂紛爭不斷。相比之下,我國民族工作取得巨大成功,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鞏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社會氛圍愈發濃厚,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越走越寬廣。這條道路充分吸取其他國家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拓展了多民族國家推進共同體建設的嶄新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已經找到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不需要其他任何人對我們指手畫腳、充當‘教師爺’。”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彰顯了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與深刻邏輯,堅決反對一切利用民族、宗教等問題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污蔑抹黑、遏制打壓的行徑,堅定不移沿著這條道路闊步前行。
二、堅持“五個共同”,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大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跨越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縱深,科學闡釋了中華民族歷史演進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內在規律,對增進各族人民歷史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深刻理解“五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用“四個共同”概括了中華民族歷史觀。這次表彰大會上,總書記進一步將“四個共同”拓展為“五個共同”,強調“我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書寫了輝煌的中國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指明了看待中華民族歷史必須堅守的正確立場。其中,新提出“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強調了國家觀念,凸顯了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把大一統看作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自秦統一中國后,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始終堅持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深厚的家國情懷、深沉的歷史意識成為中華民族歷經千險萬難而不斷復興的精神支撐。從“四個共同”到“五個共同”,突出了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核心利益的核心、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進一步從各民族共創中華的歷史大勢中抓住了主脈,為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標定了更為關鍵的價值之錨。
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民族血脈相融,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根基”,“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華民族締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內生動力”,“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華民族鑄就多元一體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經濟相依,是中華民族構建統一經濟體的強大力量”,“各民族情感相親,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堅強紐帶”。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歷史、政治、文化、經濟、情感等五個方面的共同基礎、深厚基因、動力源泉,全方位闡明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源與流、根與魂。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各民族在長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有著無比強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包容性。這是先人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
深刻理解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是全體中華兒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所孕育的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永遠是全體中華兒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在這片遼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個共同家園,就是中國;都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共同名字,就是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夢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貫通了中華民族從傳統走向現代、從歷史走向未來的內在邏輯,闡明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根本依托和光明前景。一部中國史,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偉大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新時代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必須依靠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攜手奮進,不斷續寫新的輝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我們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認同、把握歷史主動,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科學揭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道理、學理、哲理,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思想基礎。
三、圍繞中心任務,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并從五個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求,指明了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根本保證、精神文化支撐、物質基礎、重要途徑和法治保障。統戰、民族工作部門要深刻認識這一系列部署要求的戰略意義、現實考量、主攻方向、著力重點,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動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4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在北京參觀考察,感受新時代偉大成就。圖為參觀團在民族文化宮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歷史。 民族畫報社供圖 陳濤/攝
加強和完善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中國共產黨是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黨的領導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證,是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要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發揮各級黨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加強對民族工作的整體謀劃、系統布局,加強對重大政策、重點工作、重要問題的研究部署。推動地方各級黨委落實民族工作主體責任,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素質考察、巡視巡察、政績考核,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
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各族人民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是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精神文化支撐。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不斷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紅色基因傳承工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打造具有中華文化底蘊、汲取各民族文化營養、融合現代文明的文藝作品、文博展品和文創產品。以“五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為指引,加強中華民族歷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推進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編纂工作,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全面加強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靈深處。
加快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支持民族地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不斷提高民族地區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促進發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眾。完善東西部協作機制,做好對口支援工作,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努力實現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
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途徑。要加強邊疆和民族地區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推動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逐步實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不斷豐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間和場景。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持續表彰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模范,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動表彰和創建工作全面提質增效。
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能力和水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統戰、民族工作要深入落實三中全會確定的重要改革舉措。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始終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為根本目的,保障各族群眾享受平等權利、履行平等義務。完善民族事務治理政策法規體系,做好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制定工作,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求融入有關法律法規。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實際,以公平公正為原則,突出區域化和精準性,更多針對特定地區、特殊問題、特別事項制定實施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不斷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來源:《求是》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
- 2024年12月20日 12:01:17
- 2024年12月20日 12:00:49
- 2024年12月20日 0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