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老兵”姚勁波:AI可以破局“找不到好阿姨”

視頻:【兩會聲音】姚勁波代表:AI可以破局“找不到好阿姨”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尹倩蕓)中國各行各業正在擁抱人工智能(AI)。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對此頗有感觸。
接受中新社專訪前,他剛剛開完一場會。聊到AI,他笑稱“開會時還在說,最近58招進來的人,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都是懂AI或者用AI的人”。
能夠在傳統服務里融入AI意識,對姚勁波來說十分重要。今年他帶來四份建議,曾以互聯網生活服務起家的他,再次將目光投向以家政行業為代表的傳統生活服務業。
讓AI加速在行業落地,讓更多從業者擁有數字化能力,讓更多家庭得到專業省心的服務,是他最期盼的突破點。
在姚勁波看來,家政行業是人工智能可“有所為”的典型場景:一邊是從業者找不到工,一邊是家庭招不到工,供需錯配已成為行業的一大“痛點”。
姚勁波表示,通過AI和大數據進行精準匹配,可以快速整合家庭對保姆或月嫂的需求,包括家庭成員年齡、老人身體狀況、飲食喜好等信息,再與家政人員的技能標簽、過往服務評價進行精準比對,能夠大幅度提高雙方滿意度,減少磨合成本。
AI賦能在提升行業效率的同時,也讓很多服務形態發生了變化。但姚勁波對此并不擔心。他認為照護老幼、維修等服務性強的工作,在將來反而會變得更加重要。“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成為了解并使用AI的人,你一定是受益的。”
今年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家政興農行動”,對此,姚勁波表示,家政行業從業人員數量龐大,且能不斷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就業。在他的老家農村,基本上“一人就業等于全家脫貧”,他所在的平臺正積極推動縣域合作,通過職業培訓,批量輸出有地域特色和品牌的家政阿姨。
采訪最后,他感慨道,“假如能讓整體家政服務市場擴大10%,就會創造百萬級的就業,家政行業可能會成為最大的一個就業蓄水池”。
而放大到他所在的民生服務行業,“上門經濟”市場規模已從2017年的440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22年的超1萬億元,家政服務業實際市場就業需求高達5000萬人,僅其所在平臺新孵化的細分服務行業就有271個。
這位在民生服務一線深耕20多年的“民企老兵”認為,在14億人口的大市場里,民營經濟的舞臺和創新創業空間始終寬廣。(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6日 10:01:34
- 2025年04月05日 17:20:05
- 2025年04月05日 17:02:22
- 2025年04月05日 12:28:04
- 2025年04月04日 15: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