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東南亞三國 新一年元首外訪起筆周邊
(近觀中國)習近平訪東南亞三國 新一年元首外訪起筆周邊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郭金超)新的一年,中國元首外訪從周邊起筆。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今年中國元首出訪開篇之作,也是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后的首訪。
習近平此次東南亞三國之行,牽動世界目光,對推動中國同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以及中國東盟關系整體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將為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注入新動能。
習近平此訪首站是越南。今年適逢中越建交75周年,對兩國關系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作為社會主義友好鄰邦,志同道合、命運與共成為兩黨兩國關系最鮮明特征。
習近平此訪越南,是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雙重身份。這也折射出黨際交往對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越具有的特殊優勢和“壓艙石”作用。
這是習近平第四次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身份訪問越南。近年來,到鄰居家串門、到同志家做客,已成為中越兩黨兩國關系的生動寫照。
2023年,習近平成功訪越,雙方宣布攜手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2024年,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就任總書記后首訪就來到中國,并于參訪期間在留言簿上寫下“祝越中友誼世代相傳、萬古長青”。

據悉,習近平訪問期間將同蘇林舉行會談,會見越南國家主席梁強、總理范明政、國會主席陳青敏。在外界看來,同處在國家發展振興關鍵時期,中越如何推動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將是此訪的關鍵看點。
“做世代友好的親密鄰居、攜手發展的真誠伙伴、情同手足的知心朋友、共促和平的重要力量”。2024年,習近平同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會談時寄語中馬關系發展。
中國和馬來西亞友誼源遠流長,兩國關系發展一直走在地區國家前列。此次東南亞之行,習近平將時隔12年再次到訪這個友好國度。習近平將會見易卜拉欣,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舉行會談。

1974年,馬來西亞成為東盟成立后率先同中國建交的東盟國家。建交以來,中馬始終友好相處、守望相助。2023年,習近平同安瓦爾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兩國關系開啟全新發展階段。
馬來西亞是最早響應并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國家之一,中國支持馬來西亞“昌明大馬”理念,兩國發展戰略對接不斷加強。中國連續16年是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作為亞太重要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馬關系已超越雙邊范疇。今年,馬來西亞正式成為金磚伙伴國,同時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和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正如有評論指出,多元共生、合作包容,是中馬兩國在地區和國際舞臺上的共同追求,外界也期待兩國加強在國際地區問題上的協調配合。
柬埔寨是習近平此次東南亞之行的收官站,這也將是習近平時隔9年再次踏上柬埔寨這片美麗的土地?;厮葸^往,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舟楫往來中,中柬友好跨越千年,“柬鐵”一詞也成為中國民眾對柬埔寨的特別稱呼。

上一次訪問柬埔寨時,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專門引用當地諺語——“信任如樹”,闡釋兩國傳統友誼歷經歲月洗禮和國際風云變幻考驗,始終根深葉茂。無論是數年前時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冒雪訪華,還是現任首相洪瑪奈就任后把中國作為首次正式出訪的國家,都為兩國關系寫下新的注腳。
作為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鐵桿朋友,兩國近年來正加快充實中柬“鉆石六邊”合作架構,打造“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推動更多惠民工程落地生根。外界特別注意到,中方在談及此訪時“劇透”雙方將探討提升中柬關系新定位,這也讓外界對兩國關系前景產生了更多期待。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中國幅員遼闊、邊界線長,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相互關系看,周邊對中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從親仁善鄰的傳統思想,到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的理念方針,中國的“為鄰之道”一以貫之。
隨著新一年元首外訪起筆東南亞三國,中國同地區國家攜手推進現代化,共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共創美好未來的生動實踐,將被外界更清晰感知。(完)

- 專題:近觀中國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4日 21:45:13
- 2025年04月24日 19:31:39
- 2025年04月24日 14:20:37
- 2025年04月24日 13:48:23
- 2025年04月24日 12: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