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21日決定,將駐北京、上海、深圳等11家辦事處全部撤銷。這意味著,存在 20多年的駐外辦事處在濰坊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對這次全國首創之舉,濰坊市人事局副局長張廷貴的說法是:“這些駐外辦事處大多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其職能現已大為弱化,一些辦事處甚至名存實亡、資不抵債,完全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據介紹,設立于 1984年的東營辦事處是濰坊最早的駐外辦事機構,與其后的太原、上海辦事處一樣,其職能主要是為了獲取石油、煤炭、緊俏產品等資源。“ 當時是計劃經濟,物資緊缺,就得靠有人盯著跑關系、找門路才行。”上海辦事處主任張英明坦言。而設立于 1986年的駐北京辦事處則主要承擔另一功能:政務聯絡。替地方政府到國家部委打“前站”,搞“ 公關”,跑項目,跑資金等。
“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石油、煤炭等資源已走向市場,基本不再需要辦事處‘公關’。”張英明說,“至于招商引資、產品推介會,辦事處的作用也在弱化,現在基本委托市場中介組織運作。據了解,以前政府每年給這些辦事處撥款 120萬元,等于花錢養人辦事,而現在按市場化方式運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濰坊駐京辦主任韓國慶說,由于交通、通訊越來越發達,辦事處政務聯絡的職能也逐步喪失。
同時,這些駐外辦事處的繼續存在還滋生出不少弊端。據披露,其中兩家辦事處已欠債累計2000多萬元;太原等三家辦事處已停止開展業務;有的辦事處甚至打著政府的旗號作生意,賠了錢還要財政填窟窿。截至2008年 10月,這些辦事處欠發職工工資和欠繳社會保險達400余萬元。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界對辦事處也頗多非議之聲。稱辦事處是專為地方官員服務的“接待辦”,指斥其“跑部錢進”,公關行賄,滋生腐敗。因此,中紀委在2006年就要求對各地駐京辦進行清理整頓。
“此次痛下決心一舉‘拿掉’這11家辦事處,不僅甩掉了“包袱”,還盤活了兩大資源:一是不但節省了每年的財政撥款,而且將辦事處一個多億的資產盤活了。二是辦事處空缺出來的 99 名人員編制,可以向濱海經濟區開發等重點領域傾斜。”該市分管事業單位改革的一位領導這樣總結。
目前,駐外辦事處 37名工作人員的安置方案已出臺。 (張西可 宋學寶 通訊員 陳禮章 報道)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