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4日,河南、安徽、河北等七個主產區小麥受旱1.43億畝,比去年同期增加1.34億畝。全國旱區398萬人、195萬頭大牲畜飲水吃緊。面對如此大旱,北京今年能否遭遇大旱情?百日未降水給北京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北京的蓄水量是否下降?本報記者就此采訪市氣象臺、水務局、農業局等職能部門,對北京的旱情做出權威解答。
調查·現狀
部分區縣
出現龜裂死苗現象
近百畝土地沒有植被覆蓋,裸露在陽光下,寒風吹過那些沒有植被庇護的裸地泛起漫天黃土。“在這將近100畝的地上有20%已出現了裂縫,最寬的地方已有兩根手指那么寬。”2月3日上午,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減災研究室主任李茂松在通州李莊公路旁的田地中狠狠地插下了一根木棍,拔出時帶起了一陣沙塵,“這塊地沒有水分的干土層有8厘米厚,干旱比較嚴重的地方有10厘米厚。”
這塊百畝大的土地是春播用地,4月份時將撒種春耕,“如果旱情繼續,春播就會出現‘等雨’現象,種子不按期播種,培育期縮短,勢必會影響到秋收產量。”李茂松憂心于旱情帶來的后續影響。
連續100多天沒有降水,會對萬物復蘇的農作物生長產生怎樣的影響?2月3日至5日,李茂松作為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邀請的專家之一對通州、順義、房山、大興等8個區縣中103塊小麥地塊進行了小麥苗情和土壤墑情調查,“土壤干土層厚度在1.5-8.5 厘米,有些地區偏旱,如果不及時應對,將影響小麥生長,甚至影響春播。”
4日下午,李茂松又來到了順義區李遂鎮,一片冬小麥中已有部分苗種耷拉著腦袋,顯得無精打采,“冬小麥的死苗率在5%左右,原因不完全是干旱,還有部分是凍死的。”李茂松介紹,為防止澆水后結冰悶死苗種,至少還需10天天氣變暖后才能澆水。目前,隨著氣溫回升,蒸發加大,冬小麥需水量將隨之提高,死苗數還會再增加2%左右。
據密云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干旱未對密云縣54萬畝果樹造成直接影響,6000多畝冬小麥出現了比例很小的死苗現象。
調查·釋疑
北京夏季將干旱沒有依據
北京人度過了近30年來最“牛”的一個未見雪的冬天。昨天下午,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繼松對記者說,這主要在于冷空氣一直在唱“獨角戲”。去年12月以來,北京雖然先后4次有來自西北部的強冷空氣,并伴有大風降溫,但除冷空氣外,降水的形成必須通過暖濕氣流輸送水汽和適宜的地面溫度相配合,不能出現“斷檔”。水汽不足也是不降水的主要原因。
“由于去年春夏秋季的降水量非常多,整個土地的含水量一直很足”,孫繼松說,“就算100多天沒有降水,但地表以下20厘米的含水量還是不錯的,因此,今年的干旱還比較輕。”孫繼松說,如果某地區某一段時間的降水量明顯低于常年平均水平,那么就可稱為氣象上的干旱,而真實的干旱取決于土壤含水量。
根據中央氣象臺資料顯示,本市自2008年10月26日以來,僅出現一次降水,降水量為0.1毫米,較常年同期降水量11毫米,創下自1971年以來的無降水的最長記錄。孫繼松介紹,從目前的資料情況分析看,未來十天左右下雪的可能性很小,北京旱情還將繼續,并有發展趨勢。根據目前氣候資料分析,進入本月中旬后,本市才有望出現一次降水過程。厚度預計在4到5毫米,接近常年的降雪厚度,但此次降雪不會對干旱形成太多改善。據《新京報》報道,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只要有降水天氣系統出現,就會進行人工增雨雪的作業。
很多市民依據“大寒小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這樣的民間諺語猜測今年夏天北京可能出現干旱的天氣,孫繼松表示,諺語雖有道理,但冬季干旱并不意味著夏季會持續干旱,它們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由現在的旱情推測出北京今夏將遭遇干旱沒有依據。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