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種下的小麥,要是在以往,麥苗該長到1尺高了,可現在只有2寸,而且黃不拉嘰,沒一點精神。”今天清晨,57歲的程永亮從地里拔起一棵黃了一半的麥苗,憂心地說。
干旱
程永亮是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鄭店子村村民,去年10月10日,他在自家的4.5畝地里種上了麥子。播種后,就沒下過一場大雨,最多偶爾飄點雨星。以往每年春節前,亳州都會下一場雪,蓋在麥地里,讓麥苗飽飽地喝一次水,可今年天上半點雪花也沒飄。
程永亮家的地離住處近2公里,每天他都騎十幾分鐘的車過去看,“再看也沒有用,天不下雨啊!”在家里的時候,電視機總是開著,看全國旱情的新聞,聽天氣預報。“晚上7時30分,雷打不動,聽聽明天有沒有雨,天氣咋樣。”但是,隨著干旱的天氣一天天持續,他對天氣預報已經失去了信心。
“天氣預報不準了,預報下雨卻下不來,天上有點云都叫地上蒸干了,老天失去下雨的功能了。”
前兩天連日大霧,程永亮說,那是干霧,不是水霧。“麥葉上沒有露水珠。要是水霧,到地里面走一趟,褲腿都會濕,鞋底全是泥。現在呢,走一圈啥事沒有。”
澆地
令程永亮欣慰的是,麥苗的根部捻起來很有韌性,這都是這兩天澆水保苗的功勞。“種了幾十年地的老農,檢查麥苗受旱程度的土辦法就是看根,要是麥苗的根須一捻就斷,這麥子就算徹底枯死了,再也救不活了。”
等了100天之后,程永亮和鄉親們坐不住了,紛紛搬出家里“雪藏”多年的水帶,尋找水泵。
農歷正月初六清晨6時,程永亮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街邊等出租水泵的人。這幾天,附近村子里已經有人每天過來,專門做出租水泵和水帶的生意。旱情在這里并不多見,所以并非家家備有水帶和水泵這些澆灌用具。“家里有水帶的也都放壞了,多少年不用,大多漏水。”
“水井設施也不好,那邊103畝地附近沒有水井,有水井的也都在田邊上,不方便澆,遠的得拉300米水帶,一盤水帶20米,至少得接個15條。”
程永亮家里沒有預備澆灌時穿的雨衣雨褲,只能穿雙高筒膠鞋。把水帶水泵裝上自家的三輪車,程永亮往地里趕。
“剛開始旱的時候,澆到傍晚6時就收工,后來家家戶戶都澆到半夜,一個人打著手電筒一個人澆。”澆地的時候,只能把水帶頭抱在懷里,才能拖動幾十公斤重的水帶,一天澆下來,大半條褲子都濕了。
費用
額外的澆地費用,增加了種麥的成本。租水泵水帶的價錢是固定的,1小時30元。程永亮說,旱成這樣,一畝地澆下來,至少也得2個小時,還澆不透,水濕深度只能達到約15厘米。“想澆透,沒3個小時不行。”
程永亮舍不得花太多錢,緊趕慢趕地澆。花了140元錢,把4畝半地澆了一遍。
“政府說了,一畝地補貼30元,要是澆2個小時自己就得再掏30元。”程永亮的老伴在院子里邊掃地邊說:“再澆就種不起了。”
程永亮家每年都種4.5畝地的麥子。去年打了3764斤,全部賣掉賺了2500元錢。看今年的年景,程永亮估計能打上2000斤麥子就不錯了。“我家還種了點藥材和樹,受旱情影響后,還能補上點。再出去賣點力氣,打打小工,反正餓不著。”
未來
據當地氣象部門2月5日消息,未來一周無明顯冷空氣南下,7日前安徽省多大霧天氣。8~9日受暖濕氣流影響,全省有一次降水過程。從今天至2月9日,僅兩天的天氣預報中帶有“雨”,2月8日“陰天有小雨”、2月9日“陰天,有零星小雨并漸止轉多云”。
程永亮對未來的天氣并不看好,而且天太旱了,沒有云,連人工降雨都沒法降。他和村民們已經做好準備,過個二十天、一個月再澆一次水。
“這次一澆,如果過個10天再下場雨,就能撐個二十來天。接下來就看農歷二月十五(3月11日)之前有沒有下雨,沒下雨就得趕緊再澆,再澆就得比這一次深了,要用大水漫灌,代價更高,一畝地起碼得澆上3個小時。”
程永亮說,過了清明,麥苗長高了,就不能再澆水了。“那時候一澆,麥苗就全躺倒,啥收成都沒有了。”
不過,只要這兩次水能保證,麥苗還能有收成,“亳州的麥苗旱不死!”程永亮和村民的信心也來自于這段時間以來天天下鄉的市、區干部。“他們每天都來盯著澆地,一塊地沒澆完,他們就不走,這回抗旱是動真格了。”
【焦點關注】
Ⅰ級抗旱應急
響應首次啟動
據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記者 姚潤豐)為切實抓好當前冬麥區抗旱工作,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在2月4日啟動Ⅱ級抗旱應急響應的基礎上,5日召開全國冬麥主產區8省抗旱異地會商會議,并宣布啟動Ⅰ級抗旱應急響應。這是《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級別最高的應急響應機制,也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啟動Ⅰ級抗旱應急響應。
去年11月1日以來,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東、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湖北東北部、陜西北部、寧夏、甘肅東部等北方冬麥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東北部和中部、山東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氣象專家綜合分析認為,北方冬麥區旱情為30年一遇,小麥主產區旱情為50年一遇。
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顯示,截至2月5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1.55億畝,有429萬人、207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其中冬麥主產區受旱面積1.43億畝,重旱4635萬畝、干枯116萬畝。
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防總防汛抗旱應急響應機制共分為四級,Ⅰ級應急響應為最高級別的響應機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Ⅰ級響應: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同時發生特大干旱;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時發生極度干旱。啟動Ⅰ級響應行動后,國家防總辦公室為災區緊急調撥防汛抗旱物資;鐵路、交通、民航部門為防汛抗旱物資運輸提供運輸保障,國家防總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將工作情況上報當地人民政府和國家防總。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成員單位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災救災工作。
【焦點目擊】
澆過水的麥苗開始返青
亳州城外鄭店子村,路邊的麥田里有人正在澆地,水帶口噴出的弧形水柱歡暢地注入麥田,長長的水帶如一條白色長龍在麥地里蜿蜒,一直延伸到公路邊的水井。
早上7時不到,40歲的陸鳳翔就起床了。昨天夜里,他和哥哥一直澆到夜里12時,今天要把家里的地全澆完。“再不澆,苗要渴死了。”
趴在麥田里的水帶和麥苗一樣無精打采,有的地方噴著幾柱“小噴泉”。陸鳳翔說,水帶多年不用,破損的地方多了,不過漏水也是漏到田里。村里不少人家請人幫忙澆地,陸鳳翔不放心別人做的活,覺得自己澆得會更仔細點,把麥田每一寸地都澆到、澆透,讓渴壞了的麥苗飽飽地喝一次水,能快點返青。
沒澆過的麥田里,麥苗的葉片黃了一半。澆過水的地濕潤潤的,有的麥苗開始返青。
【焦點鏈接】
嚴肅處理抗旱不力的“村官”
日前,譙城區嚴肅處理抗旱不力的“村官”。
近一段時間以來,持續干旱嚴重威脅在田農作物的生長,抗旱保苗成為當前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各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投入到抗旱保苗工作中時,譙城區卻有一些村干部工作不主動,得過且過,不積極組織抗旱,造成抗旱工作被動。為嚴肅紀律,譙城區嚴肅處理一些抗旱不力的干部。
其中淝河鎮羅集村總支書記因抗旱不力被鎮領導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并做出保證,以觀后效,鎮領導對這個村的村會計作出停職處理;淝河鎮李腰村總支書記和會計因抗旱不力被停職處理。另外,譙城區雙溝鎮3名村干部也因抗旱不力被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并要求他們作出迅速扭轉被動局面的保證。(特派記者 姜燕 撰文 張龍 攝影)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