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2月7日電 (記者 殷春永)大旱時節,甘肅未免其難。6日,會寧縣農民李忠熱情地接待著前來調研的農業專家,面對現實的旱情,這位西北漢子稱抗旱有“經”心不慌。
走進李忠的家,大門背后的墻角下堆放著19麻袋去年收獲的玉米粒。這驗證了他所說的“好收成”。殊不知,去年4至7月中旬,當地長期無有效降水,農民們依靠事先實施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使“災年”變成了“豐收年”。
這項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即在地表堆起大小雙壟后,用地膜全覆蓋,在溝內播種作物。這樣,既集雨、保墑,還增產。李忠說,去年玉米畝產量由原來的400公斤增至700公斤左右。
記者乘坐越野車顛簸于會寧境內的山間川地,許多耕地已經起壟覆膜,在陽光的照耀下,塑料膜反光四射。會寧縣自2OO6年開始引進這項變被動為主動的抗旱技術,2OO8年推廣實施了22萬畝農田,今年計劃再推廣50萬畝,主要種植玉米。
為了推廣這項技術,甘肅省政府以地膜形式給農民每畝補貼20元人民幣。
會寧縣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對于旱情,此間農民甚至已“習以為常”,但是,近兩年推廣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讓農業官員和農民感嘆“輕松了許多”。
通過實地測量,農業部小麥專家組成員、甘肅農業大學教授柴守璽指出,目前,會寧縣冬小麥麥田旱情較重,入春以來,氣溫回升,土壤表層失墑很快。但是,地膜覆蓋種植的冬小麥壤情、苗情相對較好。
記者采訪獲悉,多年來,會寧的抗旱辦法還有興修梯田、砂田、溝壩地,并根據降水情況“壓夏擴秋”,增加馬鈴薯和玉米等作物的種植面積。
“夏糧不行改大秋,大秋不行改小秋。”這是此間針對長期干旱實施的種植結構調整。會寧縣農技中心主任王彩斌說,如果今年旱情繼續加重,他們將改種玉米、谷子等大秋作物;如果不宜大秋,將播種蕎麥、小糜子等小秋作物。對這里的農民來說,雖然不能苛求風調雨順,但他們還是希望近期能有有效降水,以減少抗旱勞動量,保障農業豐收。(完)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