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防部出臺的一份報告稱,世界網絡大戰已打響,美國成為其他國家主要打擊的目標,這其中包括中國和俄羅斯。
該報告源于今年2月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求對美國的網絡安全狀況展開為期60天的全面評估,以檢查聯邦政府部門保護機密信息和數據的措施。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獨立專家委員會中心向奧巴馬遞交的一份96頁報告中,稱網絡戰已打響,而美國是網絡化程度很高的國家,因此比別的國家更加“脆弱”。
網絡上的戰爭由來已久。而先發制人這一傳統戰爭策略,也日益成為各國打贏網絡戰的共識。
網絡空間成為軍力角逐新大陸
灰白的頭發,留著胡子,穿著一件藍色的德國空軍制服,是這位德國官方黑客的典型形象。他叫弗里德里克·W·克里澤,今年60歲,準將,德國聯邦國防軍戰略偵察隊指揮官。最近,克里澤受命組建并培訓了一支特殊的部隊——“黑客部隊”,并計劃在明年正式開始執行任務。
實際上,除了德國以外,近年來世界各國也在紛紛組建網絡部隊。
2005年,美軍就已組建專門負責網絡作戰的“網絡戰聯合功能構成司令部”,而且美陸�?哲姾蛻鹇运玖畈慷加小熬W軍”。網絡部隊作為一種全新的部隊樣式,已被正式納入美軍的作戰序列。
英國軍情六處早在2001年就秘密組建了一支有數百名計算機精英組成的黑客部隊。信息技術十分先進的日本也非常重視黑客部隊的建設。
日本防衛省也組建了一支由軍中計算機專家組成的約5000人的網絡戰隊伍,專門從事網絡系統的攻防。
除了發達國家積極建設網絡部隊外,一些發展中國家也不甘落后。
目前,印軍組建了聯合計算機應急分隊,并將一些民間“黑客”和編程高手“招安”。此外,印軍也在位于新德里的陸軍總部建立了網絡安全部門,他們還將在所有軍區和重要軍事部門的總部建立網絡安全分部。
俄羅斯、以色列等國也都十分重視“黑客部隊”。網絡空間正在成為各國軍力競相爭奪的一塊新高地。
從“民間游擊隊”到“政府王牌軍”
“黑客”一直是計算機世界里的另類。而近來,為了打造超強網軍,各國軍隊開始紛紛招募黑客,以組建自己的網絡戰部隊。
1998年2月,成功侵入美國國防部及海軍系統和空軍系統的跨國“黑客邦”領袖——以色列青年埃胡德·特南鮑姆,就被以色列軍隊接受入伍,成為歷史上第一名從民間公開應征入伍的“黑客”。英國軍情六處的“網絡戰士”選材標準同樣是不拘一格,一些有過前科的民間黑客也被收編。
而實際上,各國都在紛紛發展自己的網絡戰部隊。這樣做是在制造一種威懾,因為黑客部隊的主要任務,除了反黑客、反病毒外,同時更要研制開發可破壞其他國家網絡系統的跨國性“網絡武器”,必要時還可對敵方重要網絡實施“癱瘓戰”。
比如“萊茵巴赫士兵”的訓練復雜和奇特。他們的模擬訓練更像是科幻小說或是電腦游戲情節�?死餄傻牟肯卵芯績纱箢惡诳凸簟础白钄喾⻊铡焙汀敖┦W絡”攻擊——這都是基于真實網絡攻擊情況的。
而美國的“網上特種兵”則主要有三方面任務:第一,試驗各種現有網絡武器的效果;第二,制定美國使用網絡武器的詳細條例;第三,培訓出一支過硬的網上攻擊隊伍。美軍希望政府能提供“確切的網上打擊要求”,以便確定自己的作戰手段和方案。
2007年2月,五角大樓在華盛頓更是組織了名為“網絡風暴”的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網絡戰演習。
一支由美國政府組建、訓練有素的網絡作戰部隊分成兩班人馬:一部分模擬黑客通過網絡技術甚至物理破壞手段大肆攻擊美國能源、信息科技、通訊與交通等關鍵部門,以及著名公司企業的網站和基礎設施,其目標是造成“嚴重的網絡破壞”,導致能源、運輸和醫療系統癱瘓,從而打擊公眾的信心;而另一部分則負責收集受攻擊部門的反應信息,并及時協調行動,制定對策。
這場高規格的虛擬網絡戰幾乎動員了美國政府所有的重要部門�?梢哉f,黑客攻擊正在成為有組織的政府行為,網絡戰爭已見雛形。
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網絡安全方面處于劣勢
今天,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從軍用領域到民用領域,都在越來越依賴網絡。
正如美國學者邁克爾·德圖佐斯描繪的那樣:互聯網從兩個方面使人擔憂。一個方面是其影響范圍無所不在,趨于無國界。另一個方面是隱秘性,這使得它極其容易被罪犯和任何被視為“國家敵人”的人所利用。
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因為其正處在互聯網發展和應用的初級階段,在這場新一輪的競爭中在網絡安全方面處于明顯的不利境地,特別是在面對未來可能到來的有組織的“國家黑客特工隊”的強勢攻擊行動中。
當前,發展中國家網絡安全方面面臨的主要形勢是:一是由于近年來互聯網持續快速發展,網民數量、寬帶用戶數量等增長較快,而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民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培養還跟不上互聯網發展的步伐,龐大的用戶群、信息系統群加之粗放式網絡安全管理埋下了安全隱患;二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網絡攻擊工具日益專業化、易用化,攻擊方法也越來越復雜、隱蔽,防護難度較大;三是互聯網業務與現實社會中諸如貨幣、交易、訊息交互等活動不斷融合,為網絡世界的虛擬要素附加了實際價值,越來越多的承載這類業務的信息系統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
中國將如何應對網絡安全問題
2009年1月1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2.98億人,比2007年增長41.9%,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2.6%,趕超全球平均水平。
常識告訴我們,當人們對某種事物的依賴程度越高時,一旦這個事物遭到破壞或者攻擊,對人們造成的損害就越大。因此,互聯網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與精彩的同時,也給國家安全帶來了許多潛在的隱患。
2008年,僵尸網絡、木馬、拒絕服務攻擊的泛濫,給我們的通信網絡敲響了警鐘,暴露了目前中國網絡安全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信息與網絡的安全防護能力差,許多應用系統實際處于不設防狀態;中國的計算機網絡基本上是依賴國外技術和設備建立起來的,關鍵技術嚴重依賴國外;此外,大多數機構都把資金投在了應用系統,卻忽視了安全保障。
強網先強“心”。網絡戰實際上是“信息攻心戰”,攻擊的是國家意志、部隊士氣、意識形態及文化壁壘。這就需要整個國家及每個公民筑起無形的“心理防線”,增強“免疫力”。因此,必須讓國民都清楚地認識到網絡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特殊意義。(李莉)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