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三月八日電 題:管窺西藏戍邊武警生活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與多數同齡人相比,一九八七年出生的李爭光顯得有些特殊。這位外界眼中不折不扣的“八0后”沒有手機,不能上網,每周只能在周末抽空看看電視劇,三年里只回過一次家。
三年前李爭光從安徽入伍到西藏,成為武警西藏總隊拉薩支隊尼木縣中隊的一名戰士。如今,已是一級士官的李爭光,與其他平均年齡十九歲的戰友駐防在尼木縣這片戰略要地。
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魯藏布江邊的尼木縣地勢險要,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一九五九年與一九六九年,“藏獨”勢力曾先后在此制造武裝叛亂,至今該縣烈士陵園長眠著七十多名在平息叛亂中犧牲的烈士。
“守衛”是李爭光與戰友們的第一職責。中隊指導員余濤介紹,自去年拉薩“三·一四”事件以來,中隊戰士在周末基本都沒有放假并進行了大量針對性訓練。
“我感到‘三·一四’之后戰士們在訓練上的干勁更足一些。”余濤說,“他們在電視上看到那些慘痛場面,心里有一種隱隱的痛疚,這份保護好老百姓生命財產的責任感壓在肩頭,讓他們在平常訓練中出了更多力,流了更多汗。”
除了防暴訓練,學會如何與藏族民眾交流也是李爭光與戰友們的“必修課”。每周他們都會了解學習相應的民族政策,附近中學的藏語老師也會一個月來中隊一次,教授日常生活用語,以使戰士們能夠在執勤中與藏族民眾順暢交流。
受高原特殊地理條件和氣候影響,尼木縣夏天多發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此時,拿起救援工具趕往現場救人,成為這些戍邊武警的另一重要任務。
李爭光回憶,二00七年八月末,幾名藏族礦工因泥石流被困在尼木河中一輛拖拉機上,由于當時水流湍急,救援工具不足,整個救援過程險象環生。
“當時水流把我和一名礦工都沖走了,所幸我水性好,一把抓住已經嚇呆的礦工,慢慢地把他推到了河對面。事后被救藏族礦工特地來到中隊與我們合影留念,以示感謝。”李爭光說。
夏忙時幫助藏族民眾收青稞,新年時幫助藏族鄉親大掃除,有時還被請去幫助抬東西——這些看起來有些瑣碎的事情都是中隊武警的“分內之事”。與之對應,夏天藏族老鄉會主動過來割草,退伍儀式上附近學生會趕來歡送,每逢傳統佳節警民聯歡也是多年的保留節目。
來到西藏后,李爭光的膚色被曬得更黑,初到高原時的缺氧也讓他一度很不適應,然而回想三年武警生活,這位哥哥在北京當兵、一看到國慶閱兵踢正步場景就很激動的小伙子說,脫下便裝、換上“橄欖綠”時他已明白,身為武警需要無私,也需要奉獻,“把青春獻給高原、邊疆,我心里還是很快樂”。李爭光說。完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