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學術腐敗事件曝光不斷。浙江大學對“賀海波論文造假”好像并未手軟,選擇了“3·15”這個特殊的日子,通報了處理結果,涉及造假的副教授賀海波被開除出教師隊伍,現任院長的院士李連達任期屆滿后,不再續聘。如今的媒體和藝術家,對知識分子現狀也開始投入了更多關注。近日北京首都劇場熱映的話劇《操場》,由詩人鄒靜之編劇,關注的也是大學里教授的精神狀況,在知識界引起了很大反響。
對學術腐敗的評論,可謂浩如煙海,但大多是拿學術評價體系或學術背后的利益機制來說事兒。或指責當下學術評價體系只看重論文數量,不在意質量;或指責目前大學或學者之所以重視評估,是因為評估數字關系到切身利益;或指責院士、導師等成了學術“包工頭”,將學術研究變成謀取個人暴利的工具。一份調查顯示,有64.3%的學術研究者用“嚴重”一詞,來形容當下的學術腐敗情況。
然而,這終究只是一些現象,本質卻是一些知識分子的精神出了問題,他們對知識和真理早已喪失了基本的尊重。無論大學和研究機構,還是管理學術機構的部門,都把學者追求真理看成了上個世紀的古老觀念。一個追求與捍衛真理的學者,在過去會是英雄,在今天則可能成為人們眼中的傻瓜。他們給這個時代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知識經濟,言下之意是我們進入了一個知識必須服從經濟的年代。假如知識不能成為我們獲利的工具,它就毫無意義。大家似乎相信“知識就是力量”,但其實關心的是它有沒有轉變成產品的力量。
因為對知識只抱著工具主義的態度,知識分子也成了小技術官僚的代名詞。他們迫不及待地炮制一些毫無學術發現的論文,因為晉級也好薪水也罷,都與此緊密相關。實際上,在他們看來,這些論文和肉販眼中的豬肉,并沒太大差別。論文就是人生,如同豬肉是肉販的人生一樣,平庸的論文耗去了大部分學者平庸的一生。他們自甘墮落地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知識小販,向各類研究基金和投資叫賣他們的研究計劃。他們龜縮于公眾視野之外,成天奔波于各類研討會上,對熟悉的同事和同行發言,操著比新聞公報還要枯燥乏味的話語講一些毫無見解的大話、行話。他們按照利益機構的指令和時間表,定時、定量地生產著對時代毫無意義的學術觀點。他們不是靠思想活著,而是靠不思想活著。
知識分子生活的墮落早已不是什么新聞了。正如鄒靜之在《操場》中所揭示的,他們不僅喪失了獨立的思想能力和對社會事務關心的能力,也喪失了生活的能力,愛的能力,更談不上對知識和真理的信奉了。知識分子曾被看作知識的衛士、社會的良心,他們對真相、真理的熱愛,曾是他們首要的美德,然而這種美德,在今天的知識分子中竟成了一種稀缺資源。他們淺薄無聊的形象,不僅損害了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權威,更貶低了知識和真理在民眾心中的影響力和價值。
當知識分子以平庸、自大和墨守成規作為學術生活的準則,失去了發現真相、捍衛真理的欲望時,當知識淪落為機構或個人獲取利益的工具時,當對學術腐敗的批判不去觸及知識分子整體的精神現狀時,其實爆出任何離奇古怪的學術腐敗事件都是正常的。真理好比蘋果,它的生長不僅需要環境,也需要養料和時間。(葉匡政)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