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京辦又起波瀾。人民網的網調顯示,許多網友對駐京辦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質疑。截至4月20日21點,在“您認為駐京辦該不該撤銷”的調查中,近九成網友投票認為駐京辦應該撤銷。(4月21日人民網)
天下苦駐京辦久矣。即使如此,也沒人會天真地以為僅憑這項網絡調查,就可以扳倒駐京辦。最樂觀也是較理智的說法是:用一到兩年時間,撤銷省級以下駐京辦。當然,這還是學者的一廂情愿。至于是否能夠成功,尚未可知。
作為民調的一種,網調的快捷性和代表性毋庸置疑。最新的數據表明,中國網民的數量業已攀升至3.16億,繼續雄踞世界第一。可令人尷尬的現實是,我們雖然有數量世界第一的網民,但網民的影響力卻堪憂。即便有周正龍、周久耕的階段性“雙周戰役”,但可資夸耀的勝利者鮮。而通過網調影響有關部門決策的,更是鮮有所聞。
進入網絡時代,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民的增長,網調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幾乎每一個公共事件,從水電費的上漲到黃金周的調整,都有網調如影隨形。令人遺憾的是,盡管每次網調都會得出結論,但結論的轉化率和影響力,不容樂觀。于是,一場接一場的鍵盤對鍵盤、鼠標會鼠標的網調,悄然成了例行公事。網調就如同公共事件中用來裝飾的塑料鮮花,中看不中用。長此以往,不但網民失去了參與網調的興趣,即使發起網調的機構也會懷疑網調的意義。
眾所周知,網絡不僅是連接世界的道路,更是打開現實的大門。虛擬的網絡終歸是要和現實生活接軌的。網絡的民意是現實民意的翻版,不過是隔著一個顯示屏而已。如果網絡和現實沒有匹配的互動接口,那人們還不如在網游中行俠仗義、劫富濟貧。
在西方的一些國家里,政治家們正是通過民調來修正自己的政策,贏得選民的神圣一票。和某些對民調視若不見相反,老牌的蓋洛普調查機構認為,“如今競選人或者政治黨派利用民意調查結果制定行動框架,設計他們的競選方針,決定他們的總體戰略應當強調哪些問題,不應該強調哪些問題”。
誰都清楚,網民之所以愿意接受調查并樂于表明自己的態度,除了網絡的私密性,更大程度是想通過網絡表明自己對公共事件的關注和態度,并試圖通過自己的態度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或多或少影響公共政策的走向。但如果網調最終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且每每與大勢相左,又豈止是暴殄天物?
和程序的必要比起來,結果更重要。畢竟,“程序正義的馬車不能停在實質公平這匹馬之前”。善用水者,因勢利導。“新意見階層”能成為怎樣的新階層?不在于開多少官員博客,建幾條網絡通道,關鍵在于這種意見表達能否得到重視,以及是否得到采納。作為民意表達的一個代表,民調如此,網調也如此。(葉志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