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
進行針對性招商引資
新京報:在機遇面前,你打算怎么做?
馬:首先要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長遠看,要進行產業重建。地震后,在產業建設上我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
新京報:如何變化?
馬:發展產業,我們自身的能力有限,就要招商引資。
說到招商引資,我們過去也花了不少力氣,但效果不明顯。因為從區位來說,廣元是四川、甘肅、陜西三省交界,地處偏遠,沒有區位優勢。
現在我們就要跳出這樣的尷尬,利用優勢資源進行針對性的招商引資,在項目包裝的深度上下工夫。
新京報:有一些具體的做法嗎?
馬:廣元的產業主要有5個板塊,分別是金屬、能源、建材、農副產業加工和機械電子。除了機械電子,其他幾個板塊的產業都是依托廣元本地資源,我們就該很好地利用,實現資源的就地轉化。
帶著這樣的轉變思路,地震兩個月后,廣元率先在6個受災市中東奔西走,實現了招商引資成績最好的一年。簽約資金達到160多億元,圍繞5個板塊引進了一批上億元的項目。
保護生態
將建利益補償機制
新京報:說到產業結構調整,廣元的山區不少地方都是生態脆弱的地方,重建時,是否會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
馬:這肯定要考慮的,而且有大的動作,也會讓一些地方的短期利益受到影響。
廣元的北部山區原來有礦產,但重建時會對這些地方重新定位,不搞大的企業、工業,要搞好生態產業。
醫藥工業、林產業都不會再擴大,相反,為了保護生態還要將這些遷出來。這樣就要對當地的短期利益產生影響,但長遠看,改善了生態環境會給當地帶來更多的利益。
新京報:問題是每個地方都要解決現實問題,如何保障他們的利益?
馬:從長遠看,要建立利益補償機制。
像這次,浙江省對口援建我們的青川縣,但沒有在青川建廠,把工業園區建在了廣元。應該說青川為了保護生態做出了奉獻,那我們這個工業園區的稅收將來主要還是返還給青川。
農民脫貧
可以重建資金為契機
新京報:我們注意到一個提法,“要把災后重建與脫貧相結合”,廣元在這方面有什么考慮?
馬:廣元農民的人均收入去年是3160元。現在農村差在基礎條件差、生產條件差、單位產出低,這里有結構調整問題,也有先進技術不到位的問題。
我們現在規劃,一是強力推進結構調整,引進農業龍頭企業;二是發展現代產業園區,引進一些業主。
這些事情過去想干干不了,因為缺錢,現在是個契機,可以將這些項目和災后重建的資金項目進行整合。
第三,我們還要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如水、電、路、沼氣等,也是重建資金給了契機。
監督資金使用
可發揮退休人員力量
新京報:如你所說,廣元納入國家規劃的災后重建資金就達到1267億元,那資金的監管肯定是個問題,你們怎么解決?
"通過這場地震,我認識到,政府想什么、干什么、老百姓希望什么,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渠道就是媒體途徑。尤其是各級、各部門的領導,要善于跟媒體溝通。
不僅救災期間是這樣,災后重建時也要重視各方面的報道,這對全市人民重建美好家園的信心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百姓有知情權,政府的運行本應處于監督之中,監督也是對政府工作的支持。"
馬:我們審定了一系列災后重建的資金管理辦法,還設立特邀資金監督員。
新京報:這個機制是怎么運作的?
馬:那么多錢投入進去,沒有人監督肯定是不行的,我們不希望看到有問題發生。
但依靠現有的審計和監察力量不夠,我們充分發揮退居二線甚至是退休人員的力量,對災后重建資金的使用進行全程監督和監管。
新京報:特邀監督員的人選怎么確定?
馬:具體由組織部去挑選,有過去在財政、審計、監察方面有工作經驗的人員,也有企業、學校和衛生單位的,我們一共分了六個組,按照區域來劃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