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實施15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迎來第一次大修。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教授介紹說,“要建立冷靜期制度,也就是后悔權制度。”他認為,消費者的后悔權制度未必適用于所有消費行為,但三類商品交易活動應當適用后悔權制度:網上交易;先交錢后簽合同的消費行為;交易額巨大的消費行為,比如購買汽車、房屋等。
消費者的后悔權制度是一種什么樣的制度?是不是僅僅對消費者有利的制度?我們知道,后悔權制度,也就是冷靜期制度起源于美國,其重要內容是:在3天之內,消費者可以退貨,而不受任何補償性罰款。不難看出,后悔權制度的直接目的就是保護消費者利益。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建立后悔權制度?眾所周知,在現代社會,消費者問題已不僅僅是消費者個人的問題,而是一種社會問題,消費者權益受損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消費者常常遭受“霸王條款”等的傷害。不少經營者不僅用質量差、假冒偽劣等手法侵犯消費者權益,還往往采取更為隱蔽、巧妙的手段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對這些手段必須以制度化打擊,才能保護消費者權益。
在市場中,經營者和消費者實際上處于一種經濟學上的博弈過程。而后悔權制度實質上是在人們多次重復博弈中產生的,其本身就是博弈均衡的結果。但是,后悔權制度決非是僅僅對消費者有利的制度,對社會、經營者來說同樣有利。以美國的冷靜期制度為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法規是在1979年正式發布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冷靜期制度就在各州被提交議案,但當時美國直銷協會和一些直銷公司強烈反對它。直銷公司認為,該法規也鼓勵其他消費者隨便退貨,是歧視直銷商業,把直銷商業放在商店商業地位之下的制度。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直銷公司轉而支持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冷靜期制度,支持各州的冷靜期制度。原因在于,該法規有助于把直銷行業中的一些不道德的直銷商驅除出去,有助于增加直銷公司在消費者心中的信譽。消費者也認為,冷靜期制度雖然不能完全杜絕不道德的銷售,但它成功地減少了這種現象,消費者對直銷公司的抱怨急劇下降。換句話說,也就是經營者和消費者通過博弈,達到了利益的均衡。
可能是為了方便公眾理解,本則新聞把冷靜期制度用“買房有望獲后悔權”這種通俗化的說法。在后悔權之下,消費者可以獲得大量的產品真實信息,對經營者而言,可以幫助他們消除逆向選擇等問題,更可以間接消除市場中一些不良企業的不當競爭。可以說,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都能在冷靜期制度中獲得收益。因此,后悔權制度有著現實的存在土壤,是對消費者和經營者雙方的保護,而不是單純保護哪一方的權利。
當然,后悔權制度首先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弱勢群體的權利,但更是為了倡導和建立一種理性的消費和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因為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競爭性的價格信號就不能有效地配置資源。而后悔權制度可以產生一種激勵機制,促使效率的提高——讓消費者和經營者都獲得更大的利益,最終增加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
因此,筆者以為,后悔權制度既是社會本位的體現,也打通了權利的制度化通道,但這一愿景的真正落地,還需要更縝密的制度設計和博弈來實現。
朱四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