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的鄭州,氣溫雖然沒有前幾天高,但還是讓人感到有些悶熱。
記者在鄭州市人民檢察院大院里看到,車輛整整齊齊地停在車位上。在辦公區域,空調停開,6樓以下的電梯停止運行。一名檢察官告訴記者:“院里在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日,目的是讓大家切身感受能源緊缺給工作、生活帶來的不便,以增強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推動節約型機關建設。”
在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的辦公場所,節能減排的場景隨處可見,公務用車靜靜地停放著。
記者了解到,河南省將6月確定為公共機構節能減排宣傳月,6月10日為全省公共機構能源緊缺體驗日。根據規定,全省各地、各系統、各單位要倡導干部職工綠色出行,停駛公務用車和私家車,上班可以步行、乘公交車、騎自行車等。省直機關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將會同相關單位進行檢查、暗訪,發現不按規定辦事的單位或車輛,將進行通報批評。
根據各省轄市報上來的情況總結以及全省能耗統計數據估算。在6月10日一天,全省公共機構共節電263.45萬元,節約用水77.074萬元,節約用油91.82萬升、折合人民幣505.9106萬元。總共下來,共節省了846.4萬余元。
體驗日結束了,但體驗日引發的話題還在繼續。
“節能減排非常重要,黨政機關應當成為先行者,為全社會的節能減排工作做出表率。開展體驗日活動,有助于增強公務人員的節能意識,并推動全社會節能氛圍。”一位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但利用行政手段,強制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活動,在法治社會不夠慎重,有作秀之嫌。少一點作秀,多一點實事,豈不是更實在些?老百姓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動作和效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向記者表達了他的不同意見。
這位市民認為,如果在能源緊缺體驗日里,政府向社會公布一些緩解和解決能源短缺的具體措施,倡導依法節能,合理用能,這比偶爾體驗一下能源緊缺的困窘,來得更實在,更有價值,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有市民提出,能源緊缺的體驗內容可以更廣泛一些,把“體驗”的東西固定化、長效化,效果會更好。他建議設立不同類型的能源體驗日,每個月都有不同內容的活動。比如說,電梯不停靠低樓層、每天推遲半小時開空調、提前半小時關空調、減少夜景工程的開燈時間等,促使人們從體驗中獲得更加深刻的感觸,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雖然出臺這樣的規定,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政府的任何行為都必須符合法律的要求,在一個法制社會里面,法律沒有規定的事情政府不可以做,政府只能做法律規定的事情。”關于政府“強令公務員不開私家車上班體驗能源緊缺”的規定,有法律專家認為此舉在法律上沒有任何依據,涉嫌違法。
持這種觀點的專家認為,政府可動用公權力限制公務人員的工作用車、用水用電等,但不能限制公務員對私家車的使用,如果僅規定不處罰,就會損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還是讓公務員自覺體驗為好。對公務員來講,法律沒有禁止的,都可以做。政府應該嚴格依法行政,應該帶頭遵守法律,當法律沒有規定的時候,政府不能隨意出臺強行性規定。
鄭州大學一位法律專家認為,節約能源法已正式施行。這是一部推動全社會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法律。宣傳節約能源,普及法律應是重頭戲之一。作為政府和公務員有義務宣傳依法節約能源,通過向社會公布其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的具體情況,這樣會有針對性地強化社會各界依法節能的意識,使節能降耗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體驗過后應該是行動,要依法節能,要有節能環保的硬指標,尤其是要控制政府的各項開支,將能源消耗與社會資源科學地聯系在一起,使節能與環保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這位專家認為,能源和資源緊缺早已是人們生活中的現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住進了高樓大廈,有獨立的廚房,獨立的衛生間,獨自享用的私家車。所有這一切,都加速了資源、能源、環境等瓶頸問題的到來。這些都需要人們節能理念的轉變和環保素養的提升,政府對此責無旁貸。(本報記者 鄧紅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