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公眾質疑,重慶市招辦仍未公布31人造假名單。對于“有很多媒體要求公布違規學生名單”,重慶市招辦綜合處處長李萍回答:“別管他們!” (7月7日《成都商報》)
我們的惶惑如何消解?
對“重慶加分門”,個人一直覺得惶惑,惶惑的是,究竟該怎樣處理那些被不當加分的孩子們。
一般而論,他們應該都過了18歲,成年人了,必須負起責任來。然而,揆度中國現實,卻真的很難說,真正能成為更改民族成分過程的主角。而他們付出的代價,卻很可能極為慘痛,甚至會在今年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如果何川洋以及其他一些被不當加分的孩子,就這樣最終失去了在今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當然不能不說是悲劇,然而,如果他們居然絲毫不受不當加分的影響,難道不同樣為悲劇,乃至是更大的、覆蓋全社會的悲劇嗎?
我的惶惑,在于此;其他許許多多人的惶惑,也許都在于此。
重慶市招辦拒絕公開31名民族成分造假考生名單,在我看來,真的是特別奇怪,究竟是出于何種考慮呢?因為太多部門、單位、官員牽涉其中,還是因為特定的加分制度必須維持、而一經公開就面臨崩潰呢?還是像有人分析的那樣,為避免使那些孩子最終失去在今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那31名孩子,也只有在公平正義底線得以維護、公眾心底的憤怒得以稍微平息的前提下,才可能被真正寬容地對待。否則,他們以及他們的家長,恐怕要一直生活在恐懼中,隨時害怕著被“人肉”。許斌
重慶招辦是誰的替罪羊?
李處長的“別管他們”不只是她個人的意思,而是“集體”的決定結果。因為“邱主任”說了不公開,因為這是聯合調查組決定的。她還稱“我們迄今沒有接到新的、可以公開的通知”,說白了,她只是在執行不公開命令。
事情已經到了根本捂不住的程度,為什么還要去捂?是不懂法嗎?顯然不是,而是因為“李萍們”太了解中國的法律,太了解中國的國情了。有知名律師提出,不公開將起訴重慶招辦。這是要用法律來逼重慶招辦公開本就應該公開的違規學生名單。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重慶招辦不公開造假考生名單應負法律責任,訴訟的結果我們是可以想象的。不知道重慶招辦為何一定要將自己送上被告席?
重慶招辦在等誰的“指標”?最終是要靠法律,還是靠高層領導的“指標”才公開?這些造假者的家長會以什么樣的面目出現在我們眼前,他們又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我們拭目以待吧。煙青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