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7日,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小區在建樓房發生整體倒覆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時至今日,事故發生已近一個月,事故原因調查已經揭曉,事故責任認定即將出臺。在此之際,回顧政府部門處置此次突發事件的得失之舉,可以成為今后突發事件處置的一個重要案例。而責任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基本理念,則是人們分析判斷的出發點。
處置要快:抓“黃金24小時”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湯嘯天點評:突發事件的處置有“黃金24小時”之說,政府處置得越快損失就越小,群眾的安全就越有保障。在此次事件的處置過程中,上海市和閔行區兩級黨委政府的應急處理是比較到位的,主要體現在以下若干方面:
其一,事故發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和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迅速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和專家立即組成聯合調查小組,徹底查清事故原因,從規劃、施工許可、招投標、資質管理、施工圖審查、工程監理等各個環節逐一審查,并依法公開嚴肅處理。市長韓正和分管副市長沈駿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搶險和善后處置。
其二,事發當天,閔行區政府即通過居委會人員入戶、高音喇叭呼號等方式,將事故樓盤附近的132戶居民疏散到上海羅陽小學休息,提供食品和醫療保障。當天下午將120戶居民安排到由政府提供的3個賓館,另有12戶自行解決住宿問題。28日下午,專家組正式確認羅陽七村房屋沒有隱患,有關部門逐戶做好居民水、電、煤安全檢查工作。19時30分,住在賓館的居民已全部回到各自家中。
其三,工程搶險方面,從27日起,以上海建工集團為主體的搶險施工隊日以繼夜正在搶險施工。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市水務局和閔行區政府正全力做好事故現場相關建筑和管線的檢測、堆積土方卸載、航道管理、防汛墻修復等工作。到7月3日,蓮花河畔景苑搶險工作結束,導致倒樓的10米高堆土被推成平地,消除了后患。
責任要擔:“責任政府”要有實著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鄒榮點評:有權必有責,政府的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政府必須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在利益多元化、信息極大豐富的時代,人們已經比較少地對政府的作為“感恩戴德”,反而有人會“橫挑鼻子豎挑眼”,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進步。要取信于民,政府唯有繼續履行“責任政府”的莊嚴承諾。
在倒樓事故發生后,上海市和閔行區政府相關部門及時發布了《告蓮花河畔景苑購房者書》,公開對外熱線咨詢電話;閔行區政府部門主動發短信和信函向業主通報事故,希望得到配合。相關部門承諾將全力維護業主權益,確保購房者合法利益不受損害。這些舉措有效緩解了購房者的焦慮和急躁情緒。
閔行區委、區政府負責人通過媒體明確表示:在開發商面前,業主是無辜的,當務之急是確保業主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因此,閔行區在第一時間對開發商的資金采取控制措施,業主交納的房款處于安全狀態;同時對項目開發商、建筑商、施工方、監理方等9人采取控制措施。在此期間,建筑施工方農民工順利拿到工資,死者家屬獲得賠償金。7月11日,閔行區政府宣布,樓房倒塌事故的開發商負責人已經被司法控制。
信息要明:謠言止于公開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輿論研究專家張志安點評:在政府信息公開已經法定的時代,不管發生了什么,不管掌握了多少,政府都要及時站出來面對媒體和公眾。同時,政府掌握的信息也是不斷變化的,需要通過不斷更新、補充才能使新聞發布更準確全面。
同時,在網絡、手機相當發達的今天,信息傳播格局已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界限,因此不管什么信息都必須站在廣泛性的角度上,立足點是面向全國、全世界,充分考慮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在很多情況下,政府對事件的責任是有限的,但是謊報、瞞報的責任是無限的。在閔行倒樓事故中,上海市政府和閔行區政府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公開事件初步信息,表明原則和態度,這一點值得肯定。在此期間,閔行區政府實現了每天發布信息,并預告后續信息發布日程(如在幾號將出臺理賠方案,幾號將公布事故原因)。在事件的每一個關鍵截點都有信息發布,這樣可以滿足媒體、公眾的信息需求,特別是為業主提供穩定的心理期待和有效的決策依據。
在開發商股東身份等問題上,政府已經做出了核實調查、及時公布的表態,信息公開還可以更加積極開放一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