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60年家國巨變,靠的是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回我們今天的錦繡河山、國泰民安。站在歷史的節點,追思先烈之情更切。然而,近年來,作為英魂安息之地,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在個別地方卻丟失了緬懷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功能,不斷走向“異化”。從自發形成的娛樂休閑廣場、麻將館到養雞場、菜地,甚至政府主導下的商業開發。烈士陵園“傷痕累累”,讓人憂心。
烈士陵園“異化”的背后,是經濟利益驅動,還是道德意識淡漠?該拿什么拯救“異化”了的烈士陵園?半月談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烈士陵園“異化”現象面面觀
在革命戰爭年代,為民族獨立和自由解放而犧牲的革命先烈約有2000萬人,遍布全國各地的烈士陵園、紀念碑等紀念設施的設立,就是為了緬懷這些先烈、傳承紅色記憶和革命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烈士陵園在功能、價值、地位上的“異化”卻越演越烈。
首先,從功能定位上看,烈士陵園普遍從“褒揚先烈精神、教育人民群眾”主題功能演變為兼顧經營,個別地方甚至集休閑、娛樂、商業多功能為一身,嚴重削弱了烈士紀念設施作為革命精神家園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主體地位,損害了烈士陵園的形象。
以貴州省遵義市紅軍烈士陵園為例,由于環境和地理方面的優勢,陵園廣場已成附近居民的晨練場所,并一度吸引眾多小商販來此經營。2008年就曾有政協委員呼吁別把烈士陵園當成健身場,但至今未見改觀。
更為惡劣的是,個別地方為了商業利益大搞商業開發,借“烈士”生財,引起公憤。幾年前,擁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等眾多頭銜,并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景點風景區重點建設計劃的安徽濉溪縣雙堆集鎮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的混亂場面讓人記憶猶新:占地100余畝的陵園,不僅成為當地村民逢集趕會的場所,還被當地鎮政府擅自以小城鎮建設名義將臨街的一面墻推倒進行商業開發,侵占陵園的土地。
其次,從價值層面來看,個別烈士陵園正在從精神資產蛻變為閑置資產。在山西太原市牛駝寨烈士陵園,安葬著近2000名在解放太原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近年來,陵園土地不斷被擠占開發用作商業墓地,不同墓址、墓碑的價格,從18800元到28800元不等。該陵園銷售人員還一再表示,這里屬于烈士陵園,環境好,是非常合適的墓地。
安徽濉溪縣雙堆集鎮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也在借烈士陵園空地生財,攤販按照攤位大小交2元到50元不等費用就可以在陵園里擺攤。
此外,從烈士陵園的地位上來看,不少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少數群眾對其態度也從過去的敬畏、重視到淡然、漠視。安徽省肥東縣梁園鎮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成為“爛尾工程”就是典型例子。據介紹,該陵園由合肥市政府撥款20萬元,并要求肥東縣政府劃撥配套資金20萬元,但工程自2001年開工建設以來,縣政府只撥款5萬元就沒有了下文,導致陵園建設無后續資金,結果被開墾成了莊稼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