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園被“異化”的背后是什么
烈士陵園被“異化”的背后,是烈士陵園經費不足、地方政府重視不夠。
經費不足是烈士陵園普遍存在的問題。據了解,全國現有烈士紀念設施14634處,大部分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建立。在管理上,以分級管理體制為依托,其維護、運轉資金采取以政府投入為主,福利彩票公益金、社會捐助資金為輔等多渠道籌集資金的辦法。但事實上,目前大多數烈士陵園,特別是中小型陵園的經費幾乎都依賴民政部門撥款。
據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張露萍烈士陵園的張館長介紹,該烈士陵園的經費收支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職工的工資、辦公經費,全部由財政負擔;二是陵園維修保養經費,可向上級主管部門專項申請。“最近幾年陵園唯一的維修工程是去年搞的,縣民政局撥了76000余元。”張館長說,“本來日常開支還應包括聘用保潔、保安等人員的費用,但由于經費緊張,這些工作都由我跟僅有的一位工作人員承擔了”。
“修繕缺錢、管理缺人、保護缺法可以說是當前小型烈士陵園面臨困境的真實寫照。”張館長說。
正因為長期經費投入不足,維修改造任務又十分艱巨,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工作存在許多困難,民政部曾提出在堅持“褒揚先烈精神,教育人民群眾”主題功能的前提下,允許開展經營創收活動。但在實際操作中,放開經營創收活動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導致很多陵園放棄了原有主題功能,更多從商業利益出發,開拓餐飲娛樂、旅游休閑等創收功能。
對此,安徽省民政廳優撫處主任科員裴藝林指出,目前多數烈士陵園雖是全額撥款單位,但編制少,財政撥付有限。尤其在一些老區、貧困地區,地方財政較為困難,只能按編制人頭保證陵園工作人員的工資,連日常的陵園管理經費都沒有;民政部門每年可以下撥到各級烈士陵園的專項維修資金也杯水車薪,“不要說大修維護和聘請講解員等,很多陵園連買個笤帚都沒錢,不得不靠收取門票、搞經營來維持”。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少數群眾對烈士陵園的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導致烈士陵園近年來出現“異化”現象的重要原因。“說到底,烈士陵園能否管理好,關鍵還是在于地方政府重視與否,是敬畏、重視還是漠視、輕視。”一位民政部門人士坦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