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一日電 題:中國風電化腐為奇 近年發展風馳電掣
中新社記者 閆曉虹
在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的高原,或者河西走廊的西端,抑或在沙漠戈壁之中時,都隨處可見漸次矗立的銀色風車,昔日令人生畏的綿延風區如今已被追捧成財源滾滾的“沙漠綠洲”。二0一0年之后,預計中國每年將新增風電一千萬千瓦;而按照綠色和平組織等機構對中國風電發展前景的預測,到二0二0年風電累計裝機將達到一點五億千瓦左右。
風電在中國的發展可謂歷盡艱辛。中國是最早利用風能的國家,風車提水、乘帆遠航為普遍使用的技術。新中國成立初期,為解決分散居住農牧民的用電問題,國家大力支持小型風力發電機的研制和應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小風電不僅解決了大量偏僻農牧民家庭的供電問題,且逐步進入各大城市照明領域,成為現代化電力體系的重要補充能源。
上世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兩次石油危機為中國敲響警鐘,風力發電作為不消耗資源的新發電技術備受青睞。一九八六年,中國在山東榮成安裝了二臺五十五千瓦并網風電機組,隨后福建平潭四臺二百千瓦機組并網發電,在新疆達坂城又建設了一萬千瓦規模的示范風電場,中國大型風電發展之旅從此揚帆起錨。但在隨后的十多年時間內,自主研發技術進展緩慢,用進口設備建設風電場,價格居高難下。
九十年代,中國開始探索設備國產化以推動中國風電發展,而面對技術和政策上的重重障礙,中國風電發展依然步履維艱,每年新增裝機只有幾萬千瓦到十萬千瓦。到二000年底,全國風電裝機容量僅三十四萬千瓦。
及至世紀之初,面對自身能源資源的缺乏和環境保護壓力的不斷加大,發展清潔能源成為中國的戰略性選擇。二00三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實施特許權招標,此舉在國內外風電產業界轟動一時。招標的結果令人驚訝,風電價格明顯下降,比原來的電價降低近一半,與沿海地區煤電價格相差無幾,多年困擾風電發展的謎團煙消云散。此后的歷次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中,投標企業均趨之若鶩。
與此同時,國家還設定了設備本地化率七成的基本要求。短短幾年內,中國風電設備制造能力迅速提高。二00七年,國產風電設備市場份額首度過半;二00八年再度攀升,達到了七成五。同時,華銳科技、金風科技躋身世界前十,在高不可攀的國際風電設備制造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伴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生產能力的增強,中國風電技術水平和制造能力迅速提高,已有多家企業批量生產兆瓦級機組。
二00五年國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此后中國風電建設連年翻番增長,二00八年累計裝機一千二百萬千瓦,躍居世界第四位。現在,河北的張家口和承德,內蒙古的烏蘭察布、達茂旗、烏拉特中期、通遼市,吉林的白城市、甘肅的酒泉、江蘇沿海等地區,都正在建設若干個百萬千瓦級的大型風電基地。今年八月,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五百一十六萬千瓦的全面開工,標志著中國風電已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
風電的開發也致富一方人民。在赤峰市,一百萬千瓦的風電可每年增加產值十二億元。酒泉千萬千瓦基地一期工程開工,直接投資是五百億元,超過酒泉市數十年累計投資的總和,成為甘肅省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作為國家最早規劃的百萬千瓦基地,河北張家口市成片的風電場成為經濟發展的嶄新源泉。
據國家能源局測算,一點五億千瓦的風電建設將帶動一點五萬億元的投資,每年可產生三千多億千瓦時清潔電力,將節約能源一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二億多噸。這不僅在節約能源方面可圈可點,而且在減排溫室氣體上也將為全世界樹立全新標桿。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