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供銷社、合作社、百貨大樓,到超市、便利店、專賣店、大型購物中心(Shoppingmall)、網上商城,短短60年間,我國歷經了發達國家零售業態150年的滄桑變遷。
據商務部監測,2008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10萬億元。從1949年的140億元,到2008年的10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年翻了700多倍,平均每年增長12倍,中國人的商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僅是商品的豐富程度,購物渠道、方式乃至理念都與60年前有著天壤之別。
今年74歲、家住上海浦東新區的楊德明老人還清楚地記得,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到“大躍進”開始之前,中國的商業結構一直是國營商業和集體商業占據主流,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為輔,“洋火、洋油、洋布、洋傘”成了那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雖然當時的物資比較貧乏,但久經戰亂之苦的中國人還是嘗到了新生活的“甜頭”。
接下來的20年,在楊德明的印象中基本上是在“憑票供應”中度過的,“買啥都要票,幾乎涉及所有生活用品。”楊德明稱,當時除了人民幣之外使用最廣泛的是糧票,直到1993年才退出歷史舞臺,現在糧票成了一種收藏品。
老楊稱,在計劃經濟時期,由于商品較為短缺,有供應票也要排隊,百貨大樓里商品最齊全,所以排隊的人也最多。“30年前最搶手的商品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20年前是彩電、冰箱、洗衣機這些家用電器。”楊德明說,現在一些超市促銷時,還能看到一大早就有人排隊,大多數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觸景生情讓人感慨。
當時在農村,購物范圍基本鎖定在供銷社。后來隨著國家逐步取消商品統購統銷政策,加之供銷社由于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很快就被新興發展起來的個體戶所取代。
在楊德明的兒子楊國青的記憶里,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百盛、家樂福、易買得等大型超市在上海接連開出,很快就成了市民最喜歡的購物場所。后來社區便利店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讓購物變得更加方便。
楊國青稱,小時候家里的電器只有一臺收音機,現在家中電器幾乎一應俱全,僅液晶電視就有3臺。“現在家電連鎖店幾乎覆蓋了市內所有商圈,選購家電很方便。”
“80后”的孫女曉莉購物范圍則更廣泛了,距離最近的是足不出戶在家網購,中短途購物除了在超市和商場購買日用品外,偶爾還會到Shoppingmall、品牌折扣店選購衣物,距離再遠一些的是和好友飛到香港買化妝品和服飾。
如今,老楊對過去購物的回憶常常讓孫女曉莉難以相信居然還有有錢買不到東西的時代,而孫女的購物方式則讓老楊難以理解買賣雙方不見面也能通過互聯網達成交易,但這并不妨礙祖孫之間的親情——老楊每逢周末就到附近的菜場和超市大采購,讓老伴做些好吃的等孫女回來;曉莉也經常在淘寶網上買些剃須刀、保健品和地方土特產回來孝敬老人,最近還從網上買了一只寵物狗給老人解悶。(魏宗凱、王欣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