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4日電 11月11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60周年的紀念日?哲娭笓]學院戰略教研室主任王明志大校今天做客中新網,就60年來中國空軍的發展以及未來建設思路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王明志介紹,空軍發展經歷了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間經歷了若干個發展階段,從裝備的角度來講,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最開始的完全采購到仿制、組裝,走向了一個比較艱難的自我研發的過程。
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從前蘇聯引進或者說采購,建軍初期主要以采購為主,因為當時經過多年的戰爭,抗日戰爭、三年的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應該說當時的經濟基礎是非常薄弱的,特別是1949年和50年代初期的時候,整個工業的水平是比較低,在當時情況下不具備自己研發飛機的能力,只能向友好的國家進行采購,當時能夠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的國家只有前蘇聯,所以當時從前蘇聯采購了大量的飛機,包括殲擊機,殲擊機中間包括米15等,還采購了輕型轟炸機等等,所以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作戰飛機幾乎都是從蘇聯采購的,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在解放戰爭的時候繳獲過來的,但是主體都是采購過來的,這大概是從空軍成立到50年代初期這一段時間。
第二個階段,到朝鮮戰爭結束以后,新中國進入一個經濟發展的和平發展的時代,開始建立自己的工業基礎,但是航空工業的技術非常薄弱,還達不到獨立自主自己研制飛機的程度,當然在這個背景之下,有一些國家有計劃的派遣了一些人員來學習航空技術,包括飛機的設計、制造等等,還有相關的工業技術水平,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的時候,自己研發這種先進飛機的能力還很有限,因此通過中蘇友好關系,簽訂政府協議,從蘇聯引進它的技術圖紙,技術設備還有材料,在國內組裝、仿制,這樣的飛機大致包括有伊爾28,轟5飛機,還有圖16這樣的轟炸機,以及后來殲7,有一個仿制的過程。
第三個階段,經過20世紀50年代后期,中蘇關系波折,蘇聯終止了對中國的支援,西方國家對中國又進行封鎖,在這種情況下就強迫著我們必須要走一個自力更生的道路,在這個時候新中國走上了自主研發飛機的道路,這個過程是一個探索性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完全采購到仿制、組裝,開始走向了一個比較艱難的自我研發的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就是從70年代,60年代后期,70年代開始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的殲8飛機,這是60年代的后期首飛的。
發展到現在已經能夠完整地,而且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研究飛機的能力。所以空軍的裝備大致是走了這樣三個發展階段,是一個逐步爬坡,而且爬的比較高水平的階段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從開始完全的采購到仿制到現在獨立自主的能夠研制。大家在國慶閱兵當中可以看到,前面有空警2000,有200,包括后面的殲10,殲11等等,都是中國獨立自主研制的,已經展現出來新中國航空武器裝備,特別是作戰飛機的研發能力。
王明志說,現在中國不僅可以研制生產一種型號的飛機,而且可以研制一個系列的,呈一個完整的航空裝備體系,具有研發這樣一個完整體系的航空武器裝備的這樣的國家在世界上還是不多的。真正比較完整的掌握這樣的技術能力的國家不多,美國具有這樣的能力,俄羅斯有這樣的能力。歐洲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作戰飛機的研發,比較有代表性的大致也就是這樣。中國在這個中間應該說在這個高端領域現在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王明志稱,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有了一個有目共睹的成績,科學技術水平在提高,研發能力也在提高,所以在航空武器裝備高端領域,特別是在研究第三代戰斗機這個領域,以殲10為代表的,在這個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裝備的研發方面,中國人已經占有了一席之地。
王明志指出,這一個系統的研制成功就表明中國在戰斗機,在高端領域已經有了發言權,中國已經走了一個完整的研發過程,雖然中國和西方國家有差距,但是可以非常明確的說,這個差距是在逐漸逐漸縮小的,而不是在越來越大,是越來越小。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特別是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的時候,可能能夠看到更加輝煌的成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