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又來了?”
“我已經跟你說多少遍了?”
“這個事我管不了,愛找誰找誰去!”
如果踏進法院的立案大廳,聽到這樣刺耳的話難免讓抱著希望的當事人心涼一大截兒。
記者從4日在上海市召開的全國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建設經驗交流會上獲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即將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建設的若干規定》,不規范、不文明語言被明確禁止使用。
根據要求,立案信訪窗口的工作人員應使用“讓您久等了”、“您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不知道您聽清楚了沒有”、“您的材料不全,請補齊再來”等文明用語。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今天告訴記者,各級人民法院正在通過“立案信訪窗口”建設活動,大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適應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真正體現人民法院的人民性。
群眾對司法機關期望極高
近年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數量呈增長趨勢,去年較前年增長10.91%,突破1000萬件。今年上半年收案數量又同比增長8.25%,全年可能突破1200萬件,審判工作任務大大加重。
隨著社會文明進步,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不斷增長。踏入法院門檻的涉訴群眾,不僅要求高效便捷立案,還希望得到訴訟指引和咨詢服務;不僅要求解決涉法涉訴問題,還希望感受到來自國家司法機關的人文關懷;不僅要求司法機關公正廉潔辦案,還希望親身體會到司法公開、司法文明、司法民主。
“所有這些,都反映出人民群眾對司法機關抱有極高的期望。”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說,“立案信訪窗口”直接面對人民群眾,能夠直接感受到人民群眾需要什么,希望什么;人民法院工作應當加強什么,改進什么。
“而一切對群眾需求置若罔聞,對群眾感受漠不關心的態度和做法,都是與人民法院人民性背道而馳的,都背離了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宗旨。”這位負責人表示。
場所面積要符合建設標準
3日上午,記者走進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立案接待大廳———“訴訟引導”、“立案受理”等十多個服務窗口一字排開,法院工作人員熱情地招呼每一位當事人,詢問辦理哪項事務。
排隊的人多,可以先到等候室小憩一下,翻翻訴訟指南手冊,等待電子排隊系統叫號。
頭一次來法院打官司的張姓老人覺得有點新鮮,“這和我想像中的法院完全不同,這里的人笑臉相迎,幾乎是手把手地教我填完訴訟表格。”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立案信訪窗口”應采用“柜臺式”或“窗口式”等開放辦公方式。各地應根據財力,盡力為涉訴群眾提供必要的訴訟便利。有條件的法院應配置公示屏幕、觸摸屏幕、傳呼系統等。
場所建設是“立案信訪窗口”的基礎工程,必須具有前瞻性,但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談到場所面積的要求,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場所面積要符合“四部委”制定的人民法庭建設標準,滿足工作需求。立案場所與信訪場所功能不同,要適當分開,總體上做到布局合理、莊重大方、寬敞明亮、整潔衛生。
具判后答疑等8項功能
“這回我可是懂了,真是謝謝您呀!”
在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立案接待大廳判后釋明窗口前,記者見到一位當事人正在向一位女法官表示感謝。
這位女法官叫祝敏,是專職從事判后釋明工作的高級法官。祝敏告訴記者,一些案件法律關系并不復雜,只是法院和當事人雙方未能及時溝通疏導,使得判決結果令當事人難以接受。有了這個窗口,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當事人和法院之間的溝通聯系,緩解信訪壓力。
“這一窗口除了就裁判文書為當事人答疑解惑外,也針對釋明過程中發現的審判、執行問題及時提請相關審判庭、執行庭分管院長予以協調解決。”祝敏補充說。
據悉,自去年2月,浦東新區法院開設判后釋明窗口以來,該窗口共接待來訪1600人次。統計表明,經釋明后,86%的來訪人員表示滿意。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解釋說,“立案信訪窗口”應具有訴訟引導(由專人負責來訪接待引導,保證窗口工作高效運轉,井然有序)、立案審查(及時辦理立案手續,準確核定訴訟費用,做到便捷快速)、立案調解(有效整合社會力量,實現各類調解的快速對接,化解矛盾糾紛)、救助服務(使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及時得到應有的司法救助,能夠打得起“官司”)、查詢咨詢(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為當事人提供案件流程信息,提供訴訟咨詢服務)、材料收轉(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促進案件高效流轉)、信訪接待(保持依法有序的信訪秩序,促使當事人息訴罷訪,保障機關安全和社會安定)、判后答疑(協調原審承辦法官、相關審判庭對生效裁判答疑釋惑,促使當事人服判息訴)8項功能,判后答疑功能只是“立案信訪窗口”應具有的8項功能之一。(王斗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