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廣東首批15個廳局設立“網絡發言人”引起全國關注,但半個月過去后,卻有媒體報道網友抱怨政府網絡發言人“太官腔”。比如,有些網絡發言人往往這樣答復提問:“感謝您的來信。我們已將您反映的問題轉有關單位,您的來信也將留存在今后制定政策和執行監管時作為參考!蓖饨晦o令式的禮貌之后,網絡發言人便悄無
聲息,再無下文。
近年來,“網絡問政”頗為興盛,而相關部門也予以積極的回應,如廣東、四川、貴州等省相繼試水網絡發言人制度,以應對網絡輿情的需要。這一制度的設立不僅有利于政府隨時接受輿論監督,增強施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樹立良好形象,而且有助于民眾更加便捷地參政議政,進一步維護自身的公民權利。
然而,網絡發言人制度在執行中卻出現了不少問題:有的形同虛設,有名無實;有的打官腔,敷衍了事;有的有答無復,不做具體處理。發言人和網民打太極拳,推諉扯皮,不僅傷了民眾的心,打擊了網民的參與熱情,長此以往更是對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的損害。網絡發言人是新生事物,各地對其職能、權限、運作方式都處于探索之中。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勇于正視問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就能使網絡發言人真正成為網民的“貼心人”,成為幫助網民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
作為一種制度,網絡發言人不能只是擺設,而要有明確的組織架構和運作程序。但現實中,有的單位雖然設立了網絡發言人,但一般都是兼職,并無多少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敷衍、打官腔也就在所難免。而好的網絡發言人背后,往往有一個團隊的支持,如被網友盛贊“敬業”的廣東省公安廳,就有十多名干部輪流答復。所以,相關部門在設立網絡發言人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明確組織、人員、資金以及操作規程等方面的配置,做好充足的后援工作。
群眾通過網絡反映問題,是希望能夠解決問題;問題得不到解決,群眾必然不滿意。和信訪制度、市長信箱等民意表達渠道一樣,網絡發言人也是一種輿情反映機制,它背后應該有和現實制度的對接,有配套的問題解決機制。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常常會涉及到諸多部門和處室,因此發言人必須協調好各部門關系,把網絡上反映的問題及時轉交相關部門,并將結果回復給民眾。
此外,完善網絡發言人制度,還要建立相應的考核問責機制。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對發言人進行政績考核;另一方面,對發言人的表現,網民最有發言權,他們的意見應該吸收到整個考評之中。只有通過行之有效的考評機制,督促網絡發言人說實在話、辦實在事,才能使他們去官腔,增人氣,暖民心。(十月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