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為黃光裕參加2006年12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中新社發 王辰 攝
黃光裕案就要開庭審理了,迄今已有原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原浙江省紀委書記王華元、原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等涉案高官落馬。媒體近日又報道,上海市公安局原副局長朱影涉入此案,日前正式被刑拘。曾有人評論說,黃光裕案證明了資本的邪惡。如果換一個觀察角度,也可以感慨,收買權力其實不難。
一種持平之論說,錢無所謂善惡,關鍵是人怎么看待它運用它。
黃光裕一度是中國首富,他有的是錢。應當說,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勤勞致富的,這名成功企業家旗下的國美電器為不少企業提供了銷售平臺,為很多人提供了飯碗。黃光裕的金錢進入商業流通領域后,就變成一種社會資本,這為黃光裕帶來了財富,也極大地增加了社會福利。在這一面,金錢表現為善。
但金錢作為一種等價物,它可以用于收買,包括該買的和不該買的。不是金錢一定要收買它不該收買的東西,而是掌握金錢的人運用金錢作惡。檢察機關對黃光裕的指控,據稱主要是內幕交易罪和行賄罪。陳紹基、王華元、鄭少東具體如何涉及此案,目前缺乏相關信息,難下結論。但這些人大多分布在政法、紀檢系統,他們能為黃光裕辦的事,大概就是替他的不法情事撐腰。自然,這少不了一樁樁錢權交易。
通過錢權交易,黃光裕買到一部分權力,然后以權制權,達到以小搏大發橫財的目的。從時間上看,先有錢之惡,再有權之惡。而在權力作惡之后,金錢也就更加邪惡了。黃光裕有的是錢,而在權力從旁協助之后,資本才可能在邪惡的方向上發展。國家設定的游戲規則,在黃光裕面前有等于無。除了行賄,如果黃光裕被判定有更多罪行,那一定是金錢與權力合謀的結果。
資本之惡,黃光裕是一個例子,華爾街之于金融危機也是一個例子。對于資本的力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者孫中山主張“節制”。但在資本與權力的關系上,我看到了中外的某種差異。華爾街出了一批巨騙,這些巨騙逃避了政府監管,自己發了財,投資者遭了殃。美國政府在其中的責任,是“監管不力”,并無官員涉入。而黃光裕作為中國首富鋃鐺入獄,卻把一批大小官員拉下水,完全可以說,權力本身成了金錢作惡的同謀。
黃光裕案提醒我們,必須警惕資本的力量,而政府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加強對市場的規范和監管,包括強有力監管資本的流動。而要規范市場與監管資本,必須首先規范權力,對權力運作進行有效監管。從貪官受賄之巨,我看到錢權交易的興旺發達;從貪官拿錢不多,我又看到權力被賤賣,而在權力被賤賣的背后,則顯然是一種權力的“無主”狀態。
黃光裕要受到審判,落馬的貪官要受到審判,被交易的權力也要有反思。掌握資本的是有人性弱點的人,所以要節制資本。掌握權力的也是有人性弱點的人,所以也要節制權力。如果權力不受節制,以美國企業家擁有資本之巨,豈不是要把滿朝官員都拉下馬來?對貪官處以刑罰,這是節制權力的一種辦法。更為關鍵的是,著眼于權力本身。(楊于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