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一月二十九日電(詹托榮)臺灣和福建一水之隔,有著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的特殊關系,“五緣”優勢讓福建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在二十八日閉幕的福建省政協會上,福建如何發揮對臺的獨特優勢,攜手共創雙贏,更好地服務祖國統一大業再次成為各界委員熱議的焦點。委員們紛紛表示,依托“五緣”優勢,閩臺各種交流交往將會日益頻繁,各領域合作前景廣闊。
發展閩臺司法交流合作
“兩岸的司法合作剛剛起步,法律法規有待完善。”李珊珊委員說,隨著兩岸交流交往的逐步深入,必然不可避免地衍生出各種法律問題和糾紛。
李珊珊委員指出,目前兩岸司法交流仍是單向,大陸已向臺灣律師開放考取大陸律師資格,但臺灣地區還未開放大陸律師界參加臺灣律師資格的考試,目前兩岸的司法交流合作渠道不夠順暢。
李珊珊委員建議福建省法院與臺灣地區有關法院結成友好法院,有計劃地組織兩岸司法交流和法學實務研討活動,爭取簽訂閩臺兩地法院合作協議,以加強兩岸法律實務界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建議在福建省相關法律專業院校試點開設涉臺法律課程,由法院專門設立涉臺研究辦公室定期編寫教材,邀請法官、律師到校授課,為涉臺審判儲備人才。
加強閩臺氣象信息交流合作
閩臺地域相近,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臺風、暴雨、大風、干旱等災害性天氣的發生、發展基本相似,閩臺氣象很早前就有交流合作,但由于各種原因,閩臺氣象信息交流合作不夠深入。
臺風是影響臺灣和福建最為主要的氣象災害,吳棉國委員對此提議,當遇到臺風、暴雨等重大災害性天氣時,閩臺兩地預報員可通過電話等形式進行天氣預報意見的交流會商,互通信息,以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并通過網絡等渠道,對共同影響的重要天氣過程、重大天氣事件進行連續會商。
吳棉國委員建議,閩臺共同建立臺灣海峽海洋氣象預報會商制度,對臺灣海峽風、浪、雨、霧等天氣,以及廈金、兩馬、兩岸直航等海上航線天氣進行預報會商,以保證往來兩岸民眾的出行安全。
開展閩臺環保交流合作
近年來,兩岸已在經貿、文化、旅游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合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兩岸在環保上較少開展交流合作。宋一然委員說,閩臺環保交流合作前景廣闊、任重道遠。
宋一然委員提議,在每年“九•八”投洽會期間,邀請臺灣環保代表團到福建,召開海峽兩岸環保學術交流研討會,每年派出福建環保代表團出訪臺灣,就閩臺環保合作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課題及時交換意見,如信息共享、海漂垃圾、空氣質量、環保產業、環境教育、公眾參與、企業監管等兩岸共同關注的課題,共商解決辦法,促進共同進步。
建議廈門在條件比較成熟的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萬石植物園、亞熱帶植物引種園等場館設立環境學習中心的示范點,總結經驗后再逐步推廣,以樹立更多兩岸環保交流對接的典型,通過環保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兩岸信息共享,合作共贏,共同努力建設一個更潔凈、更健康和更有創造力的美好未來。
實行閩臺兩地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對接
目前僅在廈門和漳州兩地就分別有十萬和三萬臺胞長期居住,臺胞在臺灣本土享有全民健保的優厚待遇,但客居大陸的臺胞生病后,由于不在大陸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之內,他們及其家屬就醫難問題凸顯,診療須往返于大陸和臺灣之間,成為閩臺深化經貿合作的一大障礙。
張金棟委員建議,福建可率先試點閩臺醫療保險制度性對接,解決在閩臺胞看病難問題。對接機構的大陸成員由財政、衛生、醫保和民政等部門共同組成,臺灣方面由“中央健保局”設專門代表。
張金棟委員介紹說:“已參加全民健保的臺胞可同時參加大陸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享受在大陸的報銷待遇,其余部分由臺灣全民健康保險基金支付,也可采取臺灣‘中央健康保險局’預支給福建定點醫院墊支,經臺灣‘中央健康保險局’審核后再支付的方式。”(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