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5個月久旱無雨,致使云南遭遇了60年來最大的旱災。來自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消息,截至目前,旱災已造成云南農作物3016.4萬畝受災,絕收801.9萬畝;干旱造成全省農業直接經濟損失近65億元人民幣。
而據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統計數據顯示,旱災致使云南省小麥、大麥、豆類、馬鈴薯、油菜、蔬菜、甘蔗等秋冬播農作物3016.4萬畝受災,占已播種面積的81.7%以上。其中,成災2049.2萬畝,絕收801.9萬畝;有490萬人、334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目前,云南投入抗旱資金近4億元,財政部、民政部緊急下撥云南省中央旱災補助資金6000萬元,以幫助解決災區群眾口糧、飲水等基本生活困難。
一直在為昆明水環境危機呼吁的云南省政協委員、云南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段昌群認為,云南遭遇60年不遇的旱災,一時難以緩解。旱災為昆明水環境危機再次敲響了警鐘。目前,滇池流域水資源一直超負荷運轉,對昆明的支持能力達到了極限,重復利用率遠遠超過國際上認同的警戒線。雖然流域外調水工程多年來持續不斷地進行,但調水速度趕不上需求增加的速度,而且由于水的長距離輸送、用水的資源成本和污染治理代價昂貴,如尋找不到突破口,缺水將成為昆明市未來社會的常態。
為此,他呼吁將溫室氣體減排的“低碳經濟”思路應用到水資源短缺地區的發展中,發展“低水經濟”。所謂低水經濟,是指在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形勢嚴峻的區域和流域,通過改變發展方式、產業轉型、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對水資源的過度依賴、過度消耗、過量需求,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產生。
他認為,昆明應重新塑造昆明的城市功能,不宜在滇池流域發展對水資源需求多、對環境污染影響比較大的產業和經濟實體,也不一定要以傳統的工農業為動力。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發展旅游業、高新技術無污染的工業、后加工工業、國際物流業、電信產業、服務行業,以信息、知識、服務創造財富,才是昆明最主要的需求。(記者張文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