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監督不能叫負面報道,而應是正面報道。現在的輿論監督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雪后鄭州,瑞氣升騰,河南省委2月11日下午召集新聞媒體座談,請他們就省委、省政府工作提出意見和批評,省委書記盧展工直抒胸臆,引發熱烈掌聲。
會上,人民日報社河南分社社長羅盤、新華社河南分社副社長王耕等中央駐豫新聞媒體以及河南省內新聞媒體負責同志暢所欲言,盧展工不時插話詢問,對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詳細記錄。
“非常感謝大家的辛勞,新聞宣傳怎么能讓老百姓喜歡,我也提一點建議,那就是要努力破‘四難’:正面報道難、典型報道難、輿論監督難、新聞創新難。”盧展工形象的歸納引發了在場人士的濃厚興趣。
“前兩個難題是正面報道和典型宣傳。實事求是地說,我們那么多正面報道,到底效果如何?誰也不敢說相當好。我到河南第一站要看焦裕祿,因為《縣委書記的榜樣》那文章鼓舞了多少代人。盡管我們那時還小,但是能記一輩子。后來,涌現了那么多典型,如此深刻的還是少。”盧展工說,宣傳先進典型要慎重,一定要做到可信、可敬、可親。
“第三難”被盧展工歸為輿論監督難。他說,有人老把輿論監督叫負面報道或反面報道,其實輿論監督也是正面報道,我們黨和政府要依靠輿論監督改進工作。輿論監督難,難就難在是不是實事求是,是不是有好的出發點,是不是能夠推動和改進工作。
“現在輿論監督不是多了的問題,而是還少。”盧展工旗幟鮮明地表態:“黨委、政府歡迎實事求是的輿論監督。我們也將創造條件努力支持輿論監督!”
在談到“第四難”——新聞創新難時,盧展工自己“爆料”,笑著講述了他在焦作以“4050”人員身份求職被拒的“內幕”。
“其實那個調研本來沒有計劃。上午安排的行程已經結束,還不到吃飯時間,路過焦作市人力資源市場,我就進去看了一下。”盧展工說,由于沒有準備,當地的人保局長后來才急急忙忙趕到市場。盧展工想隨意抽取個單位“應聘”一下,無奈工作人員比較緊張,電腦網絡一時打不開,一急之下,他們抱出一摞材料讓盧展工親自挑選。盧展工隨意抽出一份簡章,就讓工作人員以“59歲盧姓人士”的身份打電話應聘“媒體發展人員”職位,想不到對方以年齡太大為由給拒絕了。
“就是這么一個無意的安排,被隨行的記者捕捉到了,問我可報不可報,我說按新聞規律辦事。”記者中午沒有休息,寫出了稿子,制作出了電視新聞,而且電視是以“無解說”的原生態形式播出,效果很好。“我到河南兩個多月,下去調研看了200多個點,就這個反響最大。可見新聞報道遵循新聞規律,勇于創新多么重要。”
盧展工對大家說,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都有自己的規律,我們黨的宣傳工作更有自己的規律。媒體要把新聞立臺、新聞立報、新聞立網放在第一位,領導干部的調研能少報就少報,報也要選個好的有意義的點報道,還可以用標題新聞、一句話新聞或者滾動新聞的形式報道。要把版面和時間讓給基層,讓給群眾。“一切以老百姓是否滿意為根本標準,群眾等著盼著看你的新聞,就說明你的宣傳達到效果了!”
座談在熱鬧和諧的氣氛中進行著,慢慢接近尾聲。“萬事如意是不可能的,心想事成也辦不到,就想祝虎年里大家身體健康,事業有成!”盧展工用幽默的話語給大家拜年,引起了哄堂大笑。
“讓同志們先走,我們和每個人握個手,道個別。”會議結束,盧展工和河南省長郭庚茂站立門前,和新聞工作者一一握別,致以新春的祝福。(記者 曲昌榮)
事件經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