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時期發展打好基礎的重要一年。如何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是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商討的重要內容,各界關注。
過去的一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場重大考驗中,我們既取得了顯著成果,又積累了在復雜環境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經驗。
展望未來,希望與困難同在,機遇和挑戰交織。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正確判斷形勢,提出增強憂患意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更加周密地做好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準備,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努力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更大成就。
挑戰一:宏觀調控面臨“兩難”考驗
如果說2009年是新世紀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那么2010年將是國內外形勢更為錯綜復雜的一年。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顯現,檢驗著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效果,也給政府的調控能力帶來挑戰和考驗。
本月25日起,我國大中型金融機構將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多月內的第二次上調。這一舉措的運用,是貨幣政策應對新形勢的靈活之舉,也凸顯出當前調控面臨的兩難:一方面要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進行政策微調。
“如果不適當收縮貸款,未來價格上漲壓力會進一步加大;如果收縮節奏把握不好,又可能帶來企業融資難和經濟下滑的風險。在抑制流動性過剩的同時,盡量不對經濟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這是對貨幣政策決策上的巨大考驗。”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說。
事實上,不僅貨幣政策,我國整個宏觀經濟調控都將面臨兩難挑戰。就經濟刺激方案而言,過早的退出可能造成前功盡棄,甚至使形勢發生逆轉;而在經濟回升之后不作適當調整,又可能加劇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等原有矛盾,帶來通脹壓力加大等新問題。正基于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處理好保增長、調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一方面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同時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發展質量。毫無疑問,2010年的宏觀調控形勢將更為復雜。
中國經濟正逐季向好,但經濟的好轉不等于就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目前的經濟發展、企業運行,更多還是靠政策的支持,缺乏內在的動力和活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處在一個關鍵時期,面臨的問題依然十分復雜,面臨的調控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指出。
從支撐經濟增長的主力--投資看,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投資力度雖然不減,但其內涵卻要發生變化: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更加重視節能減排,更加重視啟動民間投資。其背后蘊涵的,是宏觀政策在著力點上的悄然變化。
“2010年中國經濟面臨的調整,既有經濟發展結構上的調整,也有經濟刺激計劃進退把握的調整,其中充滿變數。”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說。
一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和運用,往往會帶來一定的調控成本,凸顯出政策兩難的局面。“相機抉擇非常關鍵。就當前而言,怎樣根據經濟形勢權衡利弊,做出科學選擇,是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難點所在,這就需要根據形勢的變化,調整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挑戰二:外部環境孕育潛在風險
中國經濟正在以驕人的表現企穩回升。但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的外部發展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發展既面臨新的戰略機遇,也面臨新的嚴峻挑戰。
經歷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重新走向全面企穩回升的道路必然緩慢而復雜。另一方面,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以及新近爆發的一些國家債務危機又為未來的復蘇蒙上陰霾。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到目前為止二十國集團成員為應對危機承諾的各類經濟刺激計劃涉及的資金總規模已超過10萬億美元。這些措施雖然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帶動經濟反彈,但這種反彈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驅動型。全球經濟復蘇仍然缺乏內生性。
同時,歐元區的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國主權債務問題已成為全球的重要關注。“如果歐洲債務問題繼續發展下去,歐洲經濟可能難以真正復蘇,甚至不排除震蕩下行的可能。”中國社科院世經所研究員鄭聯盛說。
伴隨著美國與歐元區不斷走高的失業率,發達國家消費者過度消費--這一支撐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舊模式已經動搖,世界經濟的發展格局正面臨深度調整,中國經濟的外需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危機時期,貿易保護主義都呈上升態勢。經歷了這次危機之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已被公認為今年最突出的國際貿易問題。奧巴馬公開宣稱,美國要“五年出口翻番”。國際上甚至出現一種論調,認為全球化已經過度,市場商品的供給應該在合理的半徑范圍之內。
這些聲音的背后,實際上是在給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制造不利的貿易環境,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