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本質上是公民,網上問政,最終還要“網絡的歸網絡、政治的歸政治”,網上的參與熱情,要有途徑轉化為“線下”的參與行動,才是網絡問政的理想狀態(tài)
因代表居民反對阿蘇衛(wèi)垃圾焚燒項目,網名“驢屎蛋”的北京市民黃先生,獲邀參加了北京市政市容委組織的出國考察團,考察日本的垃圾處理情況。
雖然公費出國考察名聲不太好,但應該說,這次的錢花得很值。作為市民代表,“驢屎蛋”每天馬不停蹄,除了參加考察團的活動,還自己聯系約見了日本垃圾處理方面的專家,每天通過網絡和媒體,通報考察行程,發(fā)表考察日記。(綜合《新京報》近日報道)有這樣一位市民的“耳目”在場,不時“現場直播”,考察團官員也自稱很有壓力。相信這次考察應該是高效、透明的,當然更希望他們能取到真經,回來也能用上、用好。
應該說,“驢屎蛋”能被選中當代表,與他平時熱心參與公益事業(yè)、對垃圾處理積極發(fā)言有很大關系。市民這種自發(fā)的維權意識和公共精神,應該是倍加珍惜呵護。北京市有關部門能把“帶頭反對者”邀進考察團,有人揣測為“招安”,其實更應理解為釋放了積極聽取民意、尋求解決問題的善意。
之前,也不乏“驢屎蛋”這樣的公共積極分子受重視的例子,多位網民還因此被吸收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這被視為是網絡問政的成果和延續(xù)。網民有意愿且能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當選代表、委員,也是人盡其才。不過應該指出,網絡畢竟只是個工具,也不必神話網絡。網上可以建言、可以反對,也可以只是發(fā)泄情緒,但公共決策需要冷靜地論證、認真地博弈。網民本質上是公民,網上問政,最終還要“網絡的歸網絡、政治的歸政治”,網上的參與熱情,要有途徑轉化為“線下”的參與行動,才是網絡問政的理想狀態(tài)。
“驢屎蛋”身后代表的,不僅是阿蘇衛(wèi)周邊的居民,垃圾焚燒項目,或將影響全體北京市民的生活環(huán)境。這樣的公共事務,理應問計于民,并認真聽取民眾的意見。市民的反對意見,應該通過制度性渠道、通過他們選出的人大代表,及時被決策層聽到,成為影響決策的重要砝碼。聯系到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這有賴于人大、政協等代表民意的組織,有效發(fā)揮其制度設計的功能。
這,或許不是一個“驢屎蛋”,或是請“驢屎蛋”出國考察一次所能承擔的。
就在考察進行的同時,阿蘇衛(wèi)當地居民也自發(fā)搞起了垃圾分類,并準備自費在小區(qū)建設堆肥裝置,處理廚余垃圾。對于垃圾處理這樣兩難的問題,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甚至直接購買技術,都很有必要,至少能開闊眼界。但因地制宜,聽取居民意見,尊重他們自發(fā)的環(huán)保熱情,或許更有接近性,也更容易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放開讓公眾參與,公眾才會當成是“自己的事”,才會設身處地考慮決策的難處,而不是被動地一味舉反對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