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高度關注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昨天開始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昨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長袁貴仁表示綱要中明確指出要逐步取消學校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教育行政化是近些年許多學者大加撻伐的教育痼疾。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眼里,學術界的創新能力在萎縮,根源就是教育體制行政化。他打比方說,改革開放后,包產到戶實際上就是“去行政化”,行政權力不再干預農民,使農業煥發了生機;而因為教育沒有改,教育的現狀就跟改革之前的農業一樣,沒有效率,沒有創造性。
“大鍋飯”之所以效率低,就是因為利益分配與勞動力付出不成正比,因而無法激活勞動者個體的積極性與創造力。而在學校里,利益的天平向著行政階層大大傾斜,勢必使得普通教師產生兩種想法,要么想盡辦法也擠入權力階層,分一瓢羹,成為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員;要么產生怠惰心理,相對于行政階層所得的利益,教學或科研上哪怕有點獎勵,差不多還是“干多干少一個樣”,又哪會全心投入學術研究與教育研究呢?
就拿現在各地正在推行的中小學績效工資來說,很多學校在推行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激發的最大矛盾就是行政人員該拿多少的問題。上海某學校的老師就在網上爆料,說他們學校的“績效工資”已蛻化為“官效工資”,有權操縱利益分配的人將“班主任”作為起點的參照物,按自己“職務”大小往上“遞增”。
把學術機構當成行政機構來管理,自然形成了學校利益分配中的權力金字塔,處在最底層的除了教輔人員,就是一線教師。媒體報道,有的學校工作20年的一線教師的績效工資,居然還不如20多歲的團委書記,有的學校的年終績效工資,行政人員高出一線教師10倍之多。
袁部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到了一些減少、淡化學校內部行政化管理色彩的措施,很專業,很到位,只是始終沒有提到“錢”字。在我看來,“逐步”取消行政化管理模式的第一步,不妨俗一點,起手式簡單一點,讓學術卓越業績突出的教師拿最高的薪酬。這樣,“釜底抽薪”,自然不會出現人人向權力、地位低頭的現象了,教師的腰桿撐直了,才能“仰望星空”,才能展望世界。(洪信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